“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市委、市政府吹響了‘產業升級突破年’的嘹亮號角,目標明確、步伐堅定,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的‘智造’實踐必將加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3月18日上午,市經信局黨組書記、局長黃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經信局將緊盯目標任務,切實強化擔當、履職盡責,堅定不移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奮力譜寫“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建設新篇章。
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打造智能制造“升級版”。黃翔表示,市經信局將切實推進制造業智能化升級,實施71個億元以上技改項目,改造一批數字化車間,建設一批智能工廠、智能園區,加快推進示范應用,實現智能制造相關產業增加值突破100億元。同時,依托“5G+互聯網”,加快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引進專業機構合作建設“工業大腦”,為企業轉型提供精準服務,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需求迫切、帶動作用強的關鍵技術和裝備,組建安徽工業大學馬鞍山產業學院,提升智能制造支撐能力。
深化畝均效益結果運用,引導企業走高質量發展路徑。黃翔表示,市經信局將用足用好企業畝均效益評價抓手,實現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全覆蓋。同時,健全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實施優質企業做大做強、潛力企業提檔升級、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低效企業倒逼退出“四個專項行動”,引導企業轉變發展理念、發展模式,鼓勵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畝均產出。“著力扶強優質企業,對評為A類、B類的規下企業,逐企分析、逐企指導,同時,全年要倒逼60戶以上占地面積大、產出低的低效企業清退,為新興產業發展騰出空間。”黃翔表示。
用心做好企業培育引導,支持企業持續做強做優。黃翔說,全市經信系統是企業的“娘家”,為應對疫情影響,支持全市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市經信局將更加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扎實開展“四送一服”,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黃翔表示,市經信局將搭建企業家常態化交流和提升平臺,幫助企業家特別是本土企業家開闊視野,不斷提升發展能力。同時,持續推進退規停產企業幫扶、小微企業孵化、“專精特新”企業引導、規上工業企業培育等專項行動,全年實現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0戶以上,打造1個千億級、1-2個百億級企業和產業集群。
“產業升級不是一句口號,需要我們全體人員以務實作風,苦干實干拼命干,久久為功、持續發力。”黃翔說,市經信局已迅速行動起來,研究制定智能化升級實施方案,啟動新一輪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創新推出“政策+中介”模式,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市經信局將充分發揮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謀助手作用,密切關注工業經濟運行形勢,分析產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將疫情造成的損失盡快彌補回來,一季度減少損失,實現由負轉正,二季度趕上進度,實現“雙過半”,確保全年完成目標任務,為全市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作出經信系統應有的貢獻。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趙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