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向山鎮政府不遠有一處卡點,里面是向硫礦老辦公樓,住著拆遷過渡的居民,60歲的黨員鳳金林就值守在這個卡點上。卡點里一共20來戶,有不少是老人,進出都與鳳金林招呼一聲,而鳳金林也熟稔地與老人家拉拉家常,“跟居民處久了,在關鍵時候就能發揮作用了。”
鳳金林說的“作用”,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發揮。由于向山鎮疫情防控抓得早,大年初一一大早,身為“馬鞍山好人”,同時又是鳳金林志愿服務隊隊長的他便來社區報了到,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分發防疫宣傳用品,并發動志愿服務隊隊員也加入到防疫志愿服務中來。但向山鎮老年人多,加之疫情防控初期,群眾還有諸多不理解不配合,群眾工作開展常遇到困難。
“印象最深的是有個80多歲的老爺子,對戴口罩這件事很抵觸,發牢騷,我們前前后后做思想工作做了兩天,后來我就跟他說,‘你想想如果自己不小心染上又傳染給兒子、孫子,你可愿意?如果不愿意那你也不能傳染給大家’,可能這句話觸動到了老爺子,他最終松了口,愿意配合。”鳳金林勸導群眾“有一手”,常根據不同類型的群體選擇不一樣的勸導方式,“勸導老百姓,有時候‘土話’最見效,我跟他們熟了,話說兇一點沒啥,反而能起到作用,但這些話社區工作人員就不適合說,我們就是二者之間的‘橋梁’。”
疫情期間,鳳金林輾轉松源嘉苑小區、北山嘉苑和向硫礦老辦公樓多個卡點,從早值守到晚,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去年生了場大病,經過一年的調養恢復得差不多了,家人對我做志愿服務都很支持。”說起參加防疫工作的初心,鳳金林認為在卡點值守不算什么,作為黨員能做點事太應該了,“關鍵時刻黨員不能退縮,要對得起身后的旗幟,如果黨員把利益考慮在前,那不如不去做,不如不入黨。防控做得好,對大家都有利。”
鳳金林的行動感染著鄉親們,戴口罩的身影越來越多,人們紛紛從行動上對他和社區的工作表示支持。“能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最開心的事,這也是我做志愿服務的初心吧。”鳳金林說。
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