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米酒、打年糕、做豆腐、制粉絲……進入農歷臘月,這些活動就成了新市鎮農村人家的主題,在外打工的游子們也陸續歸鄉,年味越來越濃。
博望區所轄三鎮均是千年古鎮,文化底蘊深厚,過年習俗較多,有些還比較特別。如在新市鎮,每逢過年時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釀米酒,一壇米酒有五六十斤,除了過年招待親友,余下的還夠一家人喝到正月十五,然后,家中的男人們就要外出為生計打拼了。
過年期間,除了吃得好,這里每個村莊都有舞龍、玩燈的習俗,僅在新市鎮一直流傳下來的就有滾龍、板龍、船燈、獅子燈等。
支起爐灶釀米酒 釀出濃濃年味兒
新市鎮農村釀米酒的習俗至少有幾百年了,至今依然有許多村民每年從農歷十月開始,就把釀酒大師傅請到家里釀制米酒。
今年79歲的夏傳銓就是村民口中的釀米酒大師傅?!拔业尼劸萍妓囀俏覡敔斀痰模奈覡敔數臓敔旈_始,每年入秋開始,我的祖上就為村民釀制米酒,因為釀制過程長,可以穿插著做,一個秋冬下來,至少要為百余家釀制米酒?!毕膫縻屨f,現如今釀制米酒的技藝已經傳給了兒子。
夏傳銓的兒子叫夏來保,今年40多歲,父親的手藝他已學到了精髓。1月13日,在夏來保家的米酒作坊里,他正在為一壇壇即將出壇的糯米原漿驗酒的度數?!巴练ㄡ勚泼拙剖莻€苦差事,一般一壇米酒釀制成功要兩三個月時間。”做米酒首先要精選糯米,然后要粉碎、浸泡、蒸熟、冷卻、下缸、拌曲、搭窩、出漿、澆缸、打耙、過濾、沉淀,直到整壇滿漿,這時候才算大功告成,這時的米酒叫原漿酒,口感好,專門用來招待尊貴的客人。
“過去一般人家也就釀五六十斤糯米,我現在在自家的作坊里,每缸大約用150斤糯米,可以釀制20度以上的米酒140斤左右?!毕膩肀8嬖V記者,因為他一直是用祖上傳下來的土法釀制米酒,米酒地道、入口綿柔,每年春節前都會被訂購一空?!懊拙坪煤群髣糯?。我家釀制米酒的技藝已經有170年的歷史,我準備將這門技藝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毕膩肀Uf。
舞龍玩燈鬧新春 歡天喜地過大年
“陶莊滾龍的歷史至少有六百年了,每年春節期間,陶氏后人就會聚集起來舞龍,祈求太平安樂、神佑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月13日,在新市鎮陶莊陶氏祠堂,67歲的陶莊滾龍燈會會長陶建榮告訴記者,每年臘月二十開始,他們就會把架在祠堂里的滾龍拿下來整理,重新換上新的龍裝,臘月二十七八開始練習,從大年初三開始走村串戶舞龍,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因為滾龍是一種龍燈,一般晚上玩更是好看,“龍燈玩到哪兒,村民就跟到哪兒?!?/p>
新市陶莊滾龍是民間舞蹈表演形式,分黃龍和青龍,每條龍配一龍珠。每條龍有龍頭、龍尾、龍身共十三節,每節龍和龍珠體內均點燃紅燭,每條龍都有彩云護駕。整套的舞龍技藝有:拜四方神、二龍擦癢、二龍翻身、二龍搶珠、二龍戲水、螺螄結頂、躥龍門。
陶莊滾龍極富排場,滾龍出行時,護駕左右的有寶大旗、龍旗、鳳旗、門旗等,舞龍時一般需200人左右密切協作,且參演人員絕大多數是男性。陶建榮說:“陶莊滾龍起于明初,代代傳承至今,傳統意義極為深遠,已經成功進入省非遺代表作名錄,我們要把接力棒傳下去。”
記者 慕繼平 通訊員 高雅 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