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鄭蒲港新區依托地理區位優勢,整合長江航運、公鐵水多式聯運等中轉和運輸功能,著力打造安徽江海聯運樞紐中心。今年以來,鄭蒲港新區錨定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提升鄭蒲港等港口物流功能,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發展目標,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通過優化機構、改進服務、提升效能等措施,在建設“大港口、大物流、大外貿”上持續發力,“區港聯動”“鐵水聯運”成效初顯。
建強組織機制 推動高水平開放
今年以來,新區強化日常事務管理,聚焦招商引資、企業服務、園區管理、對外協調等板塊,在綜保區內設立經濟發展辦、招商引資辦、建設管理辦、綜合協調辦,從新區各部門抽調34名精兵強將專門開展綜保區各項工作,并重新調整自貿開放聯動局工作職能,將大物流體系建設、大港口發展、自貿聯動創新作為工作重點,形成分工明確、歸口管理、條塊結合的組織架構,全力保障各項工作高效運行。
新區積極搶抓重大發展機遇,研究制定了《鄭蒲港新區大港口、大物流、大外貿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2024年至2026年的發展目標,細化了3個方面10項重點工作任務。計劃到2026年,升等2個2萬噸級泊位,新建1個萬噸級多用途泊位和1個滾裝泊位,新增A級物流企業6家,新招引“保稅+”項目30個,鄭蒲港貨運吞吐量突破500萬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突破8萬標箱,綜保區考核力爭進入全國前50位。
為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新區成立了綜保區高質量發展和“大港口、大物流、大外貿”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進一步明確分工、細化舉措、壓實責任,建立統分結合、分級分工負責的協調調度機制,主要領導一周一研判、一月一調度,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細。同時,新區健全了綜保區考核和績效評價機制,將保稅貿易、現代物流、港口發展等工作納入重點工作考核內容,進一步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創新搭建智慧園區平臺,實現一體化、一站式通關服務,為更高水平開放提供強大支撐。
鐵水聯運優勢凸顯 貨運業務大幅增長
懷安江集號船從上海港發往鄭蒲港,安吉川達號船裝載白色家電、空調配件等,由鄭蒲港發往上海港……今年以來,鄭蒲港集裝箱裝卸業務穩步增加。“今年以來,鄭蒲港件雜散貨吞吐量達27.17萬噸,同比增長35%,集裝箱吞吐量達1.75萬標箱,同比增長56%。”安徽省鄭蒲港務有限公司生產運營部部長徐征介紹說。
據悉,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鄭蒲港的“兩個中心”建設碩果累累,糧食交易中轉中心建設不斷加強,糧食初產品經鄭蒲港口可輻射長江重慶以下以及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省市,鋼材倉儲中心建設也已形成相當規模,鄭蒲港已成為滬、蘇、贛、湘、鄂等省份大型鋼鐵企業在皖的重要集并地。
2023年,鄭蒲港鐵路有限公司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不斷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全年對接客戶20余家,達成長期業務合作6家;新開通集裝箱運輸業務,運輸品名新增純堿、大豆、光伏電板、新能源汽車、家具等,貨運品種愈加多樣。
為滿足貨主需求,該公司逐步完善軟硬件設施設備,新增正面吊1臺、硬化貨場正面吊作業區域2處,加大對現場技術支持的投入,聘用有經驗的國鐵技術骨干提供專業化服務,持續提升了貨運裝卸效率。
據悉,2023年運輸品名有墩袋化肥、墩袋純堿、廢鋼鐵、集裝箱純堿、集裝箱光伏板等,合計到發散貨1.5萬噸,總運量超過25萬噸,運輸標箱8600箱,今年以來,鄭蒲港鐵路貨運量達13.6萬噸,已超去年全年運量的一半,預計今年貨運總量可達50萬噸。
“鄭蒲港鐵路作為新型鐵水聯運工程,將鐵路貨場功能前移至港口,通過水運班輪和鐵路的有效銜接來完成貨物運輸。鄭蒲港鐵路的‘一站式’貼心服務不僅帶來了發貨的便捷性,也減少了貨物運輸的中轉次數,從而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進一步提升了港口集疏運能力,為我市打造長三角‘白菜心’輸入了強勁動能,為安徽省及中原等地區貨物提供了更為便捷高效的出海通道。”馬鞍山鄭蒲港鐵路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建文說道。
今年,新區進一步突出重點,大力開展新能源汽車、光伏組件、白色家電等內外貿業務,一批物流外貿企業即將簽約,綜保區影響力實現新突破。加快推進大物流專班建設,啟動鄭蒲港一期碼頭升等前期招標,鄭蒲港至上海港、洋山港實現“天天班”,港口吞吐量、鐵路貨運量實現新突破。2024年預計鄭蒲港港池清淤量達180萬方,港池常態化清淤和綜合砂利用實現新突破。獲批2.1類港口危險貨物作業附證,吉利smart汽車105輛35個集裝箱、美的空調524個高柜通過“水水中轉”“江海聯運”批量出邊,“區港聯動”“鐵水聯運”實現新突破。
發揮特色優勢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新區將狠抓落實,扎實推進“大港口、大物流、大外貿”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助力新區高質量發展。
整合資源優勢,建設高質量大港口。編制港口專項規劃,統籌港口、鐵路、綜保區等資源整合,優化港區空間布局。優化運輸結構,發揮“區港聯動”“鐵水聯運”作用,推進鄭蒲港鐵路專用線延伸一期碼頭工程,提升港口服務能力和效率,為企業實現降本增效作用。發揮港口岸線資源優勢,推進鄭蒲港一期碼頭升等及擴建,啟動二期碼頭建設前期工作,提升碼頭通過能力。提升通航能力,常態化開展碼頭前沿疏浚,加大牛屯河邊灘綜合治理力度。
發揮區位優勢,建設高效率大物流。發揮區位交通優勢,推動物流樞紐和物流通道建設,引進物流企業落地,不斷延伸物流服務功能。完善相關基礎設施配備,提高貨運能力,推動鄭蒲港向現代化綜合物流型港口轉型。提高運輸效率,推廣“聯動接卸”江海聯運新模式和“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作業模式,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提升國際物流便利化水平。完善航線建設,開通外籍直航班輪,在保障現有航線穩定開通的基礎上,爭取開通新航線,擴大港口輻射和服務范圍;持續跟進LNG項目,了解跟蹤其他貨源。
依托平臺優勢,建設高水平大外貿。依托綜合保稅區、港口、跨境電商綜試區、自貿聯動創新區、肉類口岸等五大平臺,大力引進臨港企業,不斷帶動口岸經濟發展。培育本地骨干物流企業,緊盯國內外龍頭物流企業,學習借鑒省內外先進經驗,大力開展冷鏈物流、網絡貨運等業務。發揮保稅貨物集拼優勢,吸引周邊白色家電、光伏組件、新能源汽車及其上下游產業在綜保區開展保稅加工、保稅倉儲、進出口等業務,不斷做強對外貿易。強化與周邊大港的交流合作,探索建立“合作港區”,與南京港、蕪湖港等利益相關港口構建利益共同體。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