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縣人民檢察院近年來深入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初心使命,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聚焦民生領域,突出對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保護。充分運用好“四大檢察”職能,堅持辦好群眾身邊的“小案”,積極培育“民生含檢 小善大愛”特色黨建品牌,著力探索理念、隊伍、載體三個融合,努力肩負起基層檢察機關保護弱勢群體的職責使命。2023年該品牌被評為全省檢察機關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十佳典型案例。
強化理念融合 旗幟鮮明講政治
前不久,含山縣人民檢察院成功辦理了一起未成年被害人刑事案件,并對未成年被害人開展司法救助。案件中,該院依職權啟動聯合救助程序,協助被害人提交救助申請和證明材料,及時發放救助資金,切實解決被害人生活學習上的實際困難,充分發揮了司法救助“救急解困”功能。該院還堅持“一次救助、長期關懷”理念,根據被救助人家庭現況,主動對接民政部門,為被救助人提高低保補助標準,并多次回訪,為困境兒童長遠生活保障筑牢底盤,受到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
含山縣人民檢察院依托“民生含檢 小善大愛”黨建品牌,做實“三個融合”,引領檢察干警持續轉變司法理念,改變傳統辦案思維,在司法辦案中提高政治站位,樹牢司法為民理念,用心用情解決好關系群眾切實利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更好適應人民新期待,為現代化幸福美好含山建設提供更加優質的司法服務。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抓好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首先要讓干警在思想上認同、行動上自覺。抓黨史學習促理念融合。含山縣人民檢察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宣講報告會、書記講黨課、看電影學黨史等系列活動,組織全體干警前往含山縣第一個黨支部舊址和含山縣革命先烈事跡陳列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引導檢察人員更加自覺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檢察初心使命。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檢察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將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的新舉措。
抓示范引領促理念融合。含山縣人民檢察院堅持學英模樹榜樣,拍攝宣傳片《生命不息 玉汝于成》《扶貧路上的檢察藍》,通過組織觀看宣傳片、舉辦報告會等方式大力宣揚中國好人、最高檢一等功獲得者湯玉和,馬鞍山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孫幫富的先進事跡,真實還原了黨員干警堅定信仰、擔當作為、服務群眾、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鼓勵全體干警以榜樣為鏡,積極向身邊先進看齊,立志為檢察事業貢獻力量。
強化隊伍融合 固本強基筑堡壘
著力鍛造一支既精通黨務又熟悉業務的黨務干部隊伍,是實現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組織保障。含山縣人民檢察院開展“雙帶頭人”建設,牢固樹立政治機關意識,堅持黨支部和內設機構設置協調一致。2022年完成院黨總支和各支部提前換屆,按照“黨支部書記由副檢察長兼任,黨支部委員由部門負責人擔任”的標準配齊配強各支部班子,做到支部書記既是黨建“帶頭人”,也是業務“領頭羊”;支部委員既是黨務工作者,也是部門負責人和業務骨干,有效避免黨建工作“虛化”“弱化”,同時以業務工作來檢驗黨建工作成效,不斷激發黨建活力,院第二黨支部被評為縣直機關“五星級黨支部”。
推動黨員與青年融合。含山縣人民檢察院有機結合青年培訓和黨員教育,成立首屆青年工作委員會,扎實開展青年干警“學習交流月”“理論練兵”“跟班先進找差距”等系列活動,鼓勵青年干警比學趕超、爭做先進,以青年的活力和熱情提升黨員教育成果,近年來派員參加安徽省檢察機關第二屆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競賽獲優秀獎,參加馬鞍山市法治作品征集大賽獲二等獎,參加馬鞍山市直機關第二屆“過硬黨支部-微黨課”評選活動獲優秀獎,也涌現出“全國檢察宣傳先進個人”“全市煙草打假工作先進個人”“含山縣十大優秀青年”“含山縣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等一批先進典型,充分展現含山檢察青年黨員良好精神面貌。
強化載體融合 凝心聚力促發展
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關鍵在于找準品牌載體,加強品牌創建,精心打造特色鮮明、效果突出的黨建工作品牌。近年來,含山縣人民檢察院聚焦民生領域,突出對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保護,積極培育“民生含檢 小善大愛”黨建與業務融合品牌,實施“1+3+N”品牌培育模式,即以“民生含檢 小善大愛”特色品牌為統領,打造“支持起訴暖民心”“情系未來護成長”“司法救助解民憂”3個特色子品牌,并拓展培育“N”個民生檢察特色品牌。
支持起訴暖民心。充分發揮民事檢察職能,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把支持農民工討薪起訴作為一項“民心”工程,積極開展專項行動,開辟支持農民工討薪快速通道,并探索建立協作機制,建立健全《關于建立民事支持起訴協作機制的意見》,與縣人社局聯合成立農民工維權工作站,努力破解支持起訴工作難題。2021年以來,共辦理支持起訴案件131件136人,幫助追回農民工工資89.7萬元;根據真實案件改編拍攝的專題宣傳片《檢察支持起訴,助農民工討薪》社會反響良好。
情系未來護成長。成立由支部委員、黨員業務骨干為主的“螢火蟲”未檢辦案團隊,堅持打擊犯罪與保護救助并重,推深做實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建成全縣首個綜合性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團隊成立以來,依法批準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17件21人,起訴23件28人;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逐案開展社會調查,提升精準幫教實效,依法不起訴7人,送達《督促監護令》31份,開展家庭教育指導30余人次,促進“甩手家長”依法帶娃,讓家庭教育不再缺位。持續落實“一號檢察建議”,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制,推動強制報告制度落地生根,開展入職查詢2200余人次,開展“法治進校園”宣講44次。
司法救助解民憂。認真貫徹主動救助、優先救助、及時救助的理念,將脫貧戶、未成年人、困難婦女、殘疾人等作為重點救助對象,開辟綠色通道,做到有針對性救助;強化多元救助,積極構建“1+N”多元化司法救助模式,將司法救助與鄉村振興、社會救助相銜接,搭建起綜合性、立體化的救助平臺,切實解決被救助人的實際困難。2021年以來,向32名生活困難的當事人及其近親屬發放司法救助金28.3萬元。
作為基層檢察機關,辦理的案件都是群眾身邊的“小案”,含山縣人民檢察院努力做到“小案”不小看、用心用情辦,堅持把“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的要求有效落實到具體辦案中,通過集中辦理一批護航民生民利的優質案件,明確檢察機關依法保護弱勢群體的鮮明導向,不斷形成黨建與業務一體推進、相輔相成的良好局面。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