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持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不斷創新安全監管方式……近年來,鄭蒲港新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制度,壓緊壓實黨政領導責任、行業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抓實抓細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落實,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為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提高政治站位 層層壓實責任
今年3月16日上午,新區組織召開2023年一季度安委會暨環委會全體成員會議,會議通報了一季度安全生產工作情況以及下一步重點工作安排。
今年4月28日,馬鞍山綜合保稅區有關負責人帶領社會事務局,深入鄭蒲港新區養老機構、幼兒園、文旅場所,開展“五一”勞動節節前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檢查工作。
今年6月20日下午,新區主要負責人帶隊開展端午節前安全生產和防汛抗旱綜合督查工作,要求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和紅線。
今年6月23日,新區召開餐飲場所燃氣安全管理工作部署會,要求深刻吸取寧夏銀川燃氣爆炸事故教訓,深入開展燃氣安全隱患再排查再整治。
……
新區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每季度主要負責同志都要主持召開安委會全體成員會議,總結當前安全生產工作,部署下一階段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在重點時段、節假日前帶隊督查安全生產工作,同時召開專題調度會研究調度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工作。新區應急管理局多次在工作例會上向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匯報安全生產工作,并在新區中心組理論學習會上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和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總體方案專題學習。
今年上半年,新區安委辦、防辦根據新區機構改革和人事變動,及時調整了新區安委會、防汛抗旱指揮部組成人員,并結合新區實際修訂安委會和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職責(2023版),厘清行業部門安全監管責任。
新區還明確了新區領導班子成員防汛包保責任分工,充實了新區防汛抗旱各級應急搶險隊伍。今年新區防汛抗旱應急力量為326人,分別為大隊1支,下設6支分隊共194人,2支預備隊共132人,同時依托十七冶和中鐵二十局建立2支防汛抗旱專業隊伍共128人,儲備挖機4臺、翻斗車5輛。
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基層
每天上午9點,安徽紫泉智能標簽科技有限公司廠長殷華峰都會主持召開安全生產會議,并帶隊檢查車間設備安全狀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每個月的安全工作會議上,該公司都會通報一個月來的安全生產情況。“員工發現安全生產問題,我們會給予一定的獎勵。”殷華峰說,總公司事業部非常重視安全生產工作,通過開展“安全之星”評比,鼓勵員工發現安全隱患。不僅如此,該公司還把安全生產培訓放在重要位置,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培訓,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我們公司每年在安全生產方面都要投入30多萬元,安全生產必須時時講。”殷華峰說。
走進位于鄭蒲港新區的馬鞍山新地歐燁精密智造有限公司,只見生產區域沒有人工作,從原料到產品全程實現了自動化。“我們購入了中央供料系統,安排專人對該系統進行操作,系統運轉時,工人無法進入車間,大大減少了人與機器接觸的機會,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該公司總經理繆延生說,公司還注重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安全生產關鍵是要養成一種習慣。”在馬鞍山新地優特威光纖光纜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戴著紅色袖章的員工顯得格外醒目,這些員工都是新員工。“新員工對公司的操作流程不熟悉,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讓他們佩戴紅袖章是為了讓老員工更好地照顧他們,杜絕安全事故發生。”該公司總經理李威說,公司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新員工進入公司后要跟老員工學習一段時間才能獨立上崗,“我們通過‘老帶新’、安全生產培訓等方式,培養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這樣公司才能更好地發展。”
在鄭蒲港新區,從政府到企業,從管委會到基層,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了方方面面。
鄭蒲港新區持續推進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印發了《鄭蒲港新區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暫行規定》,將壓力傳遞到基層,形成了層層分解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層級職責分明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今年以來,新區還持續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印發了《鄭蒲港新區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年行動方案》和《關于成立鄭蒲港新區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的通知》,并在月度工作例會進行專題部署,同時為方便新區行業部門掌握行業內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新區安委辦將涉及的12個行業類別的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轉發至新區8個部門學習掌握。截至6月初,新區共檢查企業197家次,排查隱患1500余條,已整改各類隱患1460余條,其余隱患按時間節點完成整改。
“智慧工地”為安置房建設保駕護航
在鄭蒲港新區鎮淮花園八期安置房項目施工現場,工地裝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管理人員通過智慧工地平臺,輕輕點一下鼠標,項目的建設情況便可一覽無余,一個個數據的集成、分析以及圖像的展示,讓施工管理變得科學高效。
要進入鎮淮花園八期安置房項目工地可不是那么容易,門口的電子門禁需要特殊密碼才能通行。這個特殊密碼一是人臉,二就是安全帽。人臉識別加上安全帽合二為一雙重驗證,通過后才能走進施工區。
這樣不僅能確保工人著裝符合安裝操作規范,還能實現現場人員的可視化仿真定位,工作人員在現場的軌跡一目了然,管理人員合理分配現場勞務,及時調配資源到最需要的地方。
項目建設既要保障進度,更要保證質量。鎮淮花園八期安置房項目的高效有序運轉,正在于運用數據化手段實現復雜管理。施工方加強人員智慧化管理,通過對重點區域的樣本收集規范工人行為,杜絕傳統人盯人、人管人模式的弊端,提升隊伍素質。同時,針對重大危險源,智慧工地進行實時監控與分析運算,及時對潛在危險提出預警。
“施工現場的各種大型機械設備和復雜工況,通過簡單觀察并不能及時發現和識別危險,工人往往身處危險還不知道,通過實時監控提出預警,是及時消除風險最有效的手段。”中國十七冶集團鎮淮花園八期安置房項目工程部部長婁宇說。
“塔吊裝上監控后,工作起來更安全、更放心了。”從事塔吊工作的候存楊深有感觸地說,以前塔吊操作主要靠肉眼判斷及地面工作人員指揮,有時遇上對講機信號不好,全靠經驗進行判斷。如今貨物超重,或者高度、傾角、幅度、回轉等發生異常時,通過觀察監控就可以及時中止塔吊危險作業。
“目前,項目已建立智慧工地指揮中心,通過智慧系統云平臺,配合多個功能模塊,利用多種手段,實現項目現場安全、質量、進度的實時聯動管理。”婁宇表示,最終將實現以智慧工地建設為載體,運用信息化手段解決施工現場實際問題,強化關鍵環節質量安全管控,提升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水平和工程品質。
下一步,鄭蒲港新區將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三同時”,緊盯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督促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嚴格落實7條法定職責,強化危險化學品、自建房、城鎮燃氣、高層消防、道路交通和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確保隱患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區,把各類安全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