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和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今年以來扎實推進暖民心行動,從就業促進、“新徽菜·名徽廚”、老年助餐服務,到健康口腔、安心托幼、快樂健身,再到便民停車、放心家政、文明菜市,聚焦群眾最關切的民生問題,集中發力,把小事辦實、實事辦好,讓群眾看到變化、見到成效、感到幸福。
就業促進行動 織密就業幫扶網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和縣以就業促進行動為抓手,緊盯群眾就近就業、充分就業目標,多點發力,精準服務,以“三公里”就業服務模式織密就業幫扶“一張網”,優化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供給,為勞動者和用工企業提供更多暖心服務。
小伙子何琛輝是歷陽鎮共義社區的一名新入職的助老助殘協管員。剛走出大學校園不久的他,因一次機緣巧合,在社區網格群看到了和縣人社局正在實施“就業促進”行動,便報名申請了短期就業見習崗位。小伙子表示,能到基層鍛煉是個非常好的機會,自己也會把握好這次學習成長的大好機會。
為民舉措有溫度,務實行動暖民心。今年以來,和縣結合實際,加快“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建設,多措并舉推進“就業促進”暖民心行動,兜底幫扶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實現就業,讓“就業促進”行動更加貼民心、暖民心,打通了服務群眾就業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和縣力爭全縣50%社區達到“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標準。目前,確定歷陽鎮10個城市社區,已創建5個“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包括1個“三公里”充分就業試點社區共義社區。計劃開發公益性崗位目標任務400個,已完成開發公益性崗位410個,托底安置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困難人員151人。計劃開發臨時性專項崗位目標任務140個,已在鎮、社區(行政村)完成開發疫情防控員、安全信息員等臨時性專項崗位160個,安置臨時性專項崗位人員68人。計劃開發青年就業見習崗位目標任務200個,已完成開發青年就業見習崗位270個,安置90人。計劃開發短期就業見習崗位目標任務200個,完成開發短期就業見習崗位226個,已安置短期就業見習人員58人(含鄉村振興短期就業見習1人、衛健委防疫短期就業見習1人)。
開心買菜用心學藝 煙火氣中收獲幸福
小市場,折射大民生。作為暖民心工程的一項工作,和縣縣城的菜市也在不斷演進。
在德隆農貿市場,人煙相接、菜蔬招搖,米面茶油、肉類鮮蔬,場域劃分齊整規范。進內看,有嵌套的商鋪,也有方便自產自銷農戶售賣的集中式攤位。每個攤位均有不銹鋼臺面,水產攤位還設有臺面路面多個水槽和排污管道。
“這個市場輻射周邊6個小區,目前早高峰人流量能有800-1000人。”市場負責人栗宗兵說道。今年6月,栗宗兵剛剛接手并改造該市場,因為不收取攤位費,短短幾個月便集聚起30余家商販,市場人氣也旺了起來。
去年3月便在這里擺攤賣蔬菜的趙霞深有體會:“市場改造前,每天只能賣兩三百元,一天下來,很多菜都得扔。現在基本每天都能賣出千把塊,心情都好了。”
2022年,和縣計劃完成9個菜市的整治和改造提升。“為推進和縣‘文明菜市’改造提升工作,我們對功橋鎮、西埠鎮、香泉鎮3處菜市進行排水系統、照明系統、衛生系統的改造提升,做好劃行規市,并自增壓力改造了6處菜市,努力把和縣菜市打造成高顏值、聚人氣、充滿煙火氣的地方。”和縣商務局副局長張科文說道。
生活中少不了煙火氣。作為和縣傳統特產名肴,“炸牛肉”有著600多年的歷史。為幫助上岸漁民就業,今年,和縣舉辦了炸牛肉漁民培訓班。在培訓班中,上岸漁民韓桂華和毛小燕都積極參與其中,并對政府的幫扶表達了深深的感謝。
自“新徽菜·名徽廚”暖民心行動啟動以來,和縣著力培育徽菜師傅、發展徽菜產業、打造徽菜品牌,讓徽菜在傳承創新中發揚光大。2022年,和縣計劃開展徽菜師傅技能培訓170人次,新增徽菜連鎖企業1家,連鎖店2家。截至目前,已開展徽菜師傅專項培訓5個班次,培訓工種為“炸牛肉”,192人參加培訓,192人培訓合格,完成任務數的113%,共發放培訓補助資金20.16萬元。
下一步,和縣將積極探索特色餐飲美食文化發展路徑,支持縣徽菜餐飲企業申報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推進“新徽菜·名徽廚”行動與“皖美好味道、百縣名小吃”活動相融合,并持續開展徽菜師傅創業培訓,吸引更多該縣外出務工人員回到家鄉創業發展。
老幼皆所安 托起一老一小的幸福
作為和縣首批開展幼兒托育的機構之一,歷陽鎮聰明樹早教托幼中心同樣“有口皆碑”。這里不僅有1850平方米的室內建筑面積,還有一大塊幼兒戶外活動場地,各種設施設備配備齊全,受到了廣大家長的歡迎。
今年,和縣計劃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任務數450個,截至8月底,實際新增公辦園學位數750個,完成任務167%;新審批2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新增普惠性學位數360個;下達新增托位任務數391個,實際新增托位數415個,完成任務106%。
下一步,該縣將對照省市縣既定目標,在持續擴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穩步提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全面提供幼兒園延時服務上下功夫,進一步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全方位滿足群眾對托育服務的需求,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幼有所托,老有所暖、老有所樂。
為了讓老年人學出自信、學出快樂、充實晚年人生,和縣積極推進老有所學行動,加快整合、盤活現有辦公用房、中小學校舍、文化館(站)、老年活動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等各類存量設施資源,在加快教學場所建設的同時,不斷提升辦學水平,規范辦學、按需施教,充分發揮老年人自身的優勢,鼓勵老年人利用所學所長,在科學普及、環境保護、垃圾分類、敬老愛老、社區服務、治安維穩、防疫防溺水等方面積極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每天上午9點多鐘,西埠鎮腰埠社區老年助餐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從10月中旬起,這家助餐服務中心正式營業,每天提供中晚餐服務,三葷三素六個菜品,每餐的價格在6元至10元不等,受到了老年人的歡迎。
為扎實推進老年助餐服務暖民心行動,目前,和縣已建成城市老年食堂、助餐點20個,農村老年食堂、助餐點15個,計劃11月底全部運營。
2023年底,在穩定滿足現有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的前提下,和縣還將結合全縣老齡化進程和助餐需求實際,進一步鼓勵引導更多市場主體參與助餐行動,繼續擴大城鄉老年食堂、助餐點建設,讓老年助餐服務更加便捷。
便民停車 有效化解停車難
“現在停車有地方了,不像以前東找西找,有的車子還經常亂停亂放。”對經常在和州路停車的曹先生來說,停車一直是他的煩心事。如今,新建的和州路停車場解決了他的老大難問題。
為讓百姓出門更便利、停車有空間,根據《和縣便民停車行動方案》部署要求,2022年,和縣計劃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000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400個以上;2023年,計劃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200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500個以上;到2025年,計劃全縣累計新增城市停車泊位5000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1700個以上。
為加快停車場建設、加快停車設施有效供給、穩步推進停車資源共享,和縣城管局以便民利民為出發點,從點滴小事著手,通過在城區建設一批停車場和共享機關企事業單位車位等手段,增加了公共停車泊位,著力緩解了老城區特別是重點區域的停車難問題,踐行了“便民、規范、高效”的服務宗旨,真正讓市民感受到縣委、縣政府的態度決心和工作成效,初步形成規范有序的停車管理新局面,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針對2022年目標任務,縣城管局已完成城市停車泊位1711個,完成率171.1%,其中公共停車泊位今年任務數400個以上,已完成1045個,完成率261.25%。
放心家政 放心請家政
家政服務一頭牽著求職者的心,一頭牽著需求者的心。根據《和縣放心家政行動實施方案》,今年,和縣計劃完成培訓家政服務從業人員3360人次,新增家政服務人員600人。截至目前,已組織培訓3360人次,新增家政服務從業人員600人,圓滿完成目標任務。另外,和縣還計劃于2023年底前完成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培育任務。目前,馬鞍山紅紐帶公司已成為安徽省員工制家庭服務企業。
要想擁有放心家政,關鍵要靠從業人員的高素質。為此,和縣商務局積極督促各鎮,按照目標任務摸排梳理屬地家政培訓人員信息,做到應培盡培。同時,組織專業家政培訓老師在各鎮持續開展家政培訓,對想參與家政培訓的人員做到應培盡培。建立健全訓后回訪機制,及時追蹤回訪參訓人員,盡心答疑解惑。
下一步,和縣將對照培訓任務,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組織各鎮各園區全面摸排梳理本轄區內愿參與能參與家政培訓的人員信息,確保年度培訓任務能夠順利完成。進一步強化培訓質效,優化培訓內容,合理設置培訓課程,注重訓后追蹤和服務,切實幫助所有有條件的群眾走上家政服務崗位。推行亮碼上崗。推動家政服務人員全員持證上崗模式,實行“一人一碼”,實現家政人員上崗“上門亮碼—客戶掃碼—評價”全流程閉環管理。
快樂健身健康口腔 健康常相伴
在縣城,只要天氣好,家住龍潭北莊小區的趙興蘭都會在小區的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她說,自從家門口安裝了健身器材,她不僅自己經常來運動,還帶著孫子來運動,非常方便。
讓健身隨時隨地,健康快樂常相伴。今年以來,和縣對行政村和居民小區的體育器材進行維修或新建,截至9月底,已經全部完成既定目標任務。
在維修、新建體育器材的同時,為了使宣傳標識牢固,和縣還注重對體育器材宣傳標識的跟進,采取宣傳牌加道旗的模式,在宣傳牌的兩個柱腳處用混凝土進行倒置,對其根部進行加固;道旗用卡箍牢牢綁在旁邊的燈柱上。宣傳牌和道旗兩者配合宣傳,讓參加鍛煉的群眾和周邊群眾對什么是暖民心快樂健身行動一清二楚,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
“來,小朋友張嘴,一下就好,不疼……”近日,和縣組織開展了健康口腔助力成長系列暖民心公益活動,對學齡前兒童開展了牙齒局部涂氟公益活動。縣婦計中心深入托幼機構、學校圍繞口腔健康的主題開展口腔保健知識講座,以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行為,孩子們和保健醫生互動有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良好效果。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礎,和縣積極開展健康口腔行動,加強口腔健康教育和兒童口腔健康管理,目前已完成局部涂氟的3至6 歲兒童1430人,完成窩溝封閉的 6至9 歲兒童1477人,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同時,強化軟硬件建設,增設口腔科,增加口腔診室牙椅數量,強化口腔專業技術力量,并對不規范口腔診療行為進行專項整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