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xù)提升公證服務質量和辦證效率,日前,市為民公證處推出十項便民服務措施,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細化優(yōu)化便民服務舉措,不斷增強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和滿意度。
縮短辦理期限,推動“加速辦”。根據(jù)《公證辦理提速清單》,市為民公證處分類壓縮出具公證書的期限,對清單中所列法律關系簡單、事實清楚、證明材料充分的公證事項(事務),出具公證書的期限分別縮短至5個工作日或10個工作日以內。
優(yōu)化辦理流程,實現(xiàn)“一次辦”。市為民公證處持續(xù)優(yōu)化常規(guī)公證辦理流程,針對法律關系清晰、事實清楚且無爭議的公證事項,如個人在文書上簽名(印鑒)公證、材料齊全真實的委托公證和聲明公證等,實現(xiàn)“一證一次辦”。公證處網(wǎng)站還及時更新信息,整理出群眾辦理各項業(yè)務所需材料清單,讓群眾“只跑一次”辦成事。
推動證明“瘦身”,實現(xiàn)“精簡辦”。市為民公證處嚴格執(zhí)行《公證事項證明材料清單》,堅持“清單之外無證明”的原則,對每項公證業(yè)務所需材料進行明確規(guī)范,要求公證人員在審核過程中嚴格對照清單,避免要求群眾提供不必要或難以獲取的證明材料,堅決杜絕“奇葩證明”的發(fā)生。
保障“特殊”需求,推動“上門辦”。對老、弱、病、殘或因其他特殊原因不能親自到公證處的當事人,提供上門服務,真正實現(xiàn)了特殊群體辦理公證“零次跑”,保障特殊群體平等享受公證服務的權利,使人民群眾在公證服務中切實感受到滿滿的法治溫暖。
延長服務時間,實現(xiàn)“隨時辦”。為滿足群眾節(jié)假日辦公證的需求,市為民公證處推出“365天不打烊,公證業(yè)務照常辦”的便民舉措,開啟全年無休服務模式。在節(jié)假日期間,合理安排值班公證員和工作人員,確保服務窗口正常開放。
提供代查檔,開展委托“代辦”。針對辦理公證過程中遇到的公安、民政、不動產等常見檔案材料查詢困難的問題,當事人可以簽署授權委托書,委托公證員代為進行核查和調檔工作,解決群眾查檔困難的難題。
數(shù)據(jù)多“跑路”,開展“公證+不動產登記”聯(lián)辦。借助“江淮大數(shù)據(jù)”平臺進行信息核查,直接獲取不動產登記部門的相關信息,為群眾提供一站式的便捷服務。
跨部門合作,開展“公證+領事認證”聯(lián)辦。市為民公證處與領事認證相關部門密切協(xié)作,公證后將公證書寄送至領事認證部門,并且免費提供涉外公證代認證服務,通過這種跨領域的聯(lián)辦服務模式,為有海外留學、移民、商務等需求的群眾提供了極大便利。
跨越國界線,開展海外遠程視頻辦。市為民公證處配備了專業(yè)的視頻設備和技術人員,海外中國公民通過遠程視頻辦理公證時,可以完成在線身份核實、在線詢問、簽署文件核對、簽名等公證程序,有效解決地域限制問題,節(jié)省時間和經濟成本。
突破地域“圈”,開展“跨省通辦”。市為民公證處持續(xù)推進學歷、學位公證、機動車駕駛證、納稅狀況證明等部分公證事項跨省通辦,申請人可向公證處提出辦理申請,通過線上平臺實現(xiàn)異地提交公證申請和材料的流轉審核,解決跨省公證辦理難題。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張潔 許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