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寒假,因為春節的“加持”,假期總是豐富多彩。眼下,2025年寒假已至尾聲,同學們的寒假作業也基本完成了。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作業外,不少學校都布置了德育特色作業,如剪紙、畫生肖蛇手抄報、寫福字、制作春卷、踏春等,以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同學們體驗式、沉浸式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寫福字、包餃子、學非遺,珍珠園小學五年級學生鄭心荷在這個寒假收獲滿滿。珍珠園小學以“我們的節日——春節”為德育寒假作業的主題,以春節申遺成功為契機,讓同學們細細感受傳統節日里的中華文化之博美。喜愛畫畫的鄭心荷,精心繪制了好幾張和春節習俗有關的繪畫作品。“2025年春節是我國首個‘非遺’版春節,中國的傳統節日走向了世界,我感到非常驕傲與自豪!”鄭心荷說,寒假期間,自己還和家人一起去市政公園廣場觀看了非遺民俗展演活動,在欣賞節目的同時,也了解、學習了更多非遺知識。
絢麗舞動的靈蛇、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在花山區師苑小學同學們的巧手繪制下,一幅幅色彩斑斕、充滿童趣的手抄報,承載著孩子們對蛇年新歲的美好祝愿和獨特想象。“金蛇納福”“蛇年大吉”等字樣,或工整或靈動,生肖蛇也被畫得栩栩如生,福字、燈籠等元素點綴其中,展示了孩子們對新年的美好祝愿。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2月3日,立春當天,四村小學教育集團三(6)中隊的少先隊員們一起來到采石磯景區“迎春”。在這里,同學們一起踏春、打春牛、放紙鳶,大聲誦讀和立春有關的詩詞。回到家中,同學們和家長一起親手包春卷、炸春卷、吃春卷,書寫立春主題書法作品等,表達對春天到來的喜悅和贊美。立足“四時課程”,結合新春佳節,四村小學將傳統文化、民俗藝術與自然科學有機結合,立足自然“大課堂”,讓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收獲成長和對家鄉、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
五育并舉,筑夢前行,收獲成長。除德育特色作業外,寒假期間,各校還鼓勵孩子們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共享親子閱讀,為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做一次科學小實驗等等,強化動手能力,凸顯實踐導向,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記 者 黃 瑩
通訊員 劉曉丹 李 怡 任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