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測” 向“新”突破
省軌道交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賦能軌道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圖/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吳志成 唐勇
軌道交通產業是我國制造業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典型代表。然而,產品測不了、測不全、測不準、測不快,一度困擾著該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省市場監管局批復我市以市計量測試研究所為主體,籌建安徽省軌道交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2024年,省軌道交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通過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的現場驗收。從獲批籌建以來,該中心致力于破解產業“技術瓶頸”、彌補“質量短板”,為全省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和質量提升提供了計量支撐。
2月6日上午,寶武集團馬鋼軌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鋼交材)生產車間內,一件件泛著銀光的車輪進入檢測線,相控陣超聲探傷儀立即對車輪踏面進行分區域精準掃描,判定踏面有沒有裂紋、損傷等。
“車輪踏面并非一個完整的平面,不同區域傾斜度不一樣,按照常規方法很難精準檢測,以前用超聲探傷來檢測,盲區在10毫米左右?!瘪R鋼交材檢測中心區域工程師劉海波介紹,踏面是車輪與鐵軌直接接觸面,如果存在質量問題,直接影響著列車行駛安全,雖然探傷盲區≤10毫米符合國家標準,但作為新中國第一個火車車輪輪箍生產基地,馬鋼交材渴望突破這個標準,盡可能減少探傷盲區。
2022年,安徽省軌道交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獲批籌建后,與馬鋼交材合作開展“基于火車車輪的超聲波探傷方法的研究與改進”項目研究,不斷改進火車車輪超聲波探傷方法,“經過一輪輪的測試,我們掌握了新的探傷方法,將探傷盲區壓縮到5毫米以下?!眲⒑2ń榻B道。
相控陣超聲探傷儀在線校準方法的廣泛運用,不僅減少了車輪踏面檢測的盲區,還提高了車輪產量?!霸擁椖康某晒?,突破了技術瓶頸,有利于降本增效,使每條生產線產量提升了5%-10%,目前每個班次穩定在380片以上。”馬鋼交材設備管理部副部長沈斌說道。
2024年10月,“基于火車車輪的超聲波探傷方法的研究與改進”項目入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計量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優秀典型案例。
相控陣超聲探傷儀檢測的是車輪踏面損傷,而車輪表面的探傷則用的是磁粉探傷儀,馬鋼交材一共有6臺這種儀器。然而,這6臺用起來非常頻繁,還需要對設備自身進行檢測,一度讓馬鋼交材頗為頭疼。省內及周邊沒有檢測設備,每次年檢都要找北京一家檢測機構。“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遇到特殊情況,對方檢測人員沒辦法及時過來?!眲⒑2ㄕf,有時候這邊訂單等著交貨,那邊磁粉探傷儀卻因沒有年檢而無法使用,公司上下心急如焚。
省軌道交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得知這一情況后,采購了磁粉探傷儀校準以及磁軛式磁粉探傷儀校準裝置,定期為馬鋼交材檢定磁粉探傷儀?!半S時都可以檢定,不用預約,不用等待。”劉海波笑著說。
以上兩個例子是省軌道交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助力軌道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自籌建以來,該中心多次深入軌道交通企業調研,創新服務理念與模式,大力推進計量測試能力與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不斷加強與產業深度融合的產業計量技術、方法和裝備的研究、開發與應用,致力破解產業“技術瓶頸”、彌補“質量短板”,形成了25個計量助力產業發展的典型案例,對接服務600家(次)產業核心企業,提升了高端裝備制造等相關新興產業計量能力,解決了我省軌道交通產業中關鍵參數的計量測試需求,在前瞻性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測量裝備研制、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編制方面取得成果30余項。
“下一步,我們將聯合各方,充分發揮各自在量傳體系、人才、技術、科研、應用場景等方面的優勢,切實形成資源共享、聯動推進的共建格局,推進計量科技創新,解決軌道交通產業中的測試難題,助推傳統軌道交通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笔惺袌霰O管局計量測試研究所所長趙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