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5日,農歷大年初八,記者來到雨山區佳山鄉衛生院中醫館,剛進入室內就聞到了淡淡的草藥味。候診區里,幾位患者正在等候,臉上滿是期待。中醫館的醫師們忙著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
“春節剛過,腸胃就出了問題,吃東西總是覺得不舒服。”正在候診的齊女士向記者訴說著自己的困擾。她表示,春節期間飲食不規律,導致腸胃不適,想找個專業的中醫調理一下。
記者跟隨齊女士走進診室,剛坐下,主治中醫師蔣寬亮就讓她依次露出左右手腕,并亮出舌苔舌根,通過“望、聞、問、切”為她進行詳細問診。在齊女士的表述中,她近幾日總是感覺腸胃不適,食欲不振,偶爾還會惡心反酸。
通過把脈,蔣寬亮發現齊女士脈象表現為滑脈,脈象稍緩,這提示她可能存在脾胃虛寒兼有食滯的情況。“腰疼嗎?”被蔣寬亮一問,齊女士先是一愣,隨后點點頭,說前幾日疼過。蔣寬亮把脈后告知,齊女士腸胃不適正是由于春節期間飲食不節制,寒邪侵襲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除了中藥方劑,蔣寬亮還建議她進行艾灸治療,選取中脘、足三里、天樞等穴位,通過艾灸的溫熱刺激,促進脾胃功能恢復,緩解腸胃不適。
不僅腸胃不適可以來找中醫調理,肩頸不舒服也可以求助中醫。在中醫館治療間,記者看到了不少躺著身上“扎針”的患者。“腰疼為什么會在腿上扎針呢?”面對記者的發問,蔣寬亮說,人體的經絡系統是氣血運行的通道,經絡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中醫認為,疼痛的本質是“不通則痛”,即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疼痛。通過在腿部的穴位進行針灸,可以調節氣血運行,疏通經絡,從而緩解腰部的疼痛。“其實,現在中醫醫師普遍精通中醫和西醫,能提供更為全面的治療方案。”蔣寬亮說完,繼續為患者進行針灸治療。
中醫館憑借其“簡、便、廉、驗”的優勢,日益被大眾喜愛。近年來,雨山區大力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每個鄉鎮、街道都設有中醫館,提供中藥飲片、針灸理療等10多項中醫特色服務。在這里,中醫藥的智慧與溫情,正為每一個居民的健康“加碼”。
文圖/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湯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