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空氣中還有淡淡的年味。記者走進馬鋼長材事業部煉鋼金色爐臺,球形的轉爐爐體內,火紅的鋼水在不停地翻滾,廠房內上方,巨大的紅色行車吊運著鋼水包緩緩駛過,明亮的警示燈持續提醒下方職工遠離行車下方危險區域。
“這種冶金液態鑄造行車是安全風險很高的特種設備,生產時一旦出現故障會引起生產物流中斷,我們的工作就是把它維護保養好,保障它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因此每年的備件費用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馬鋼長材事業部物流二分廠行車點檢作業區作業長陳志剛指著上方的紅色行車介紹道。
當一名優秀的天車“保姆”并不容易,除了基本更換備件維護保養外,還要會精打細算。2024年,陳志剛帶領作業區職工貫徹“算賬經營、精益運營”的理念,以“降本增效”為目標,通過修舊利廢、設備精益管理等手段提高備件利用率,降低備件使用成本。
走進該作業區,主操張玉華正拿著螺絲刀從舊接觸器上拆解零件。“我們作業區從今年開始全員開展備件、材料費用管理,所有人算賬,從備件申報到下線備件報廢回收都做到全程跟蹤。”張玉華笑著把拆卸下來的備件放到庫房內擺好,并向記者介紹道:“通過報廢備件拆機,將廢舊電器設備的通用件如接觸器觸頭、動靜磁鐵等安全拆解,將更換下線的電機、減速機的聯軸器保護性拆卸,使得廢舊備件回收再利用,全力提高老舊備件零件的利用率。”
在庫房內,主操劉必勝等人一起對下線的減速機清洗整理,拆解修復。“慢點拆卸,拆完之后要用油保養一下,一定不能弄壞了。”劉必勝對一個協作人員正說著拆解細節。面對一些故障備件,劉必勝和同事們堅持做到能修就不棄、能替換部件就不整體更換,其中對行車動定滑輪自主修復安裝,對損壞的照明設備進行修復,重新恢復使用,都取得了不錯的降本效果。
“2024年,我們作業區僅液態鑄造吊動定滑輪自主修復安裝一項工作,就節省了8萬元的備件成本。此外,作業區嚴格執行作業標準,定期對主卷鋼絲繩進行維護保養,延長使用周期節約備件材料的損耗,也節約了十幾萬元。”陳志剛在班前會上說道,“我們作業區通過各項措施和努力,在保障設備生產安全順利進行的前提下,聚沙成塔,累計降本30萬余元。”
(文圖/記者 鄔剛 通訊員 陳曦 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