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口袋公園:
“小口袋”裝滿“大幸福”
“好球!”2月1日上午8時多,在真趣園口袋公園西側運動區,回家過年的范磊正陪著父親在打乒乓球。
范磊在南京上班,因工作原因,平日在周末才有時間回馬鞍山看望父母。
“父母家就住在附近的礦山新村,步行到這里也就幾分鐘的時間,園里環境特別好,還有運動區,在這里打打乒乓球,視野更開闊,身心更舒暢。”范磊告訴記者。
環形塑膠步道為市民健身、慢跑提供便利;
健身休憩區、運動區、對弈區、兒童活動區等可滿足各年齡段人群活動需求;
各種樹木、花草色彩斑斕,層次分明,四季皆景……
范磊用“翻天覆地”來形容真趣園發生的變化,“這里‘小而美’精致又寧靜,就像周邊居民家的‘后花園’,現在只要有時間父母都會來這里鍛煉。”
位于江東大道與湖南路交叉口東南角的真趣園,總面積約16450平方米,今年1月完成改造,形成“一環、一軸、五區”的總體布局結構。
昔日場地功能布局和設施不完善,植物郁閉度高的街頭“小廣場”,經全新提升改造后成為周邊群眾休閑遛彎的好去處。
當天上午,住在附近的市民唐梅和愛人也來到真趣園,兩人邊走邊用手機拍照片和視頻。改造后的真趣園讓唐梅直呼驚艷,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一處休閑娛樂、健身運動的場所,同時還能讓大家在游玩中深入了解中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
“去年父親來我家居住,當時這里還沒有改造好,今天來正好拍點照片和視頻發給父親看一看。這里雖然面積不大,但功能齊全,既能健身又能休閑,非常不錯。現在馬鞍山有不少這樣的口袋公園,比如雨山湖驛、佳山南苑,都特別好看,夜景也非常迷人。”唐女士說道。
真趣園只是我市眾多口袋公園之一。據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計建成口袋公園104個,其中主城區69個,主要分為“社區服務型、學校門口型、山水節點型”三個類別。
社區服務型功能完備,設計了亭廊、步道、游樂設施等,融入了更多的運動功能;
學校門口型服務學生和家長,配備了休憩平臺、避雨廊架、停車位,滿足接送等候需要;
山水節點型展現城市特色,結合座椅、吧臺及亭廊建設,融入了各種本土文化元素,既為市民提供了多元服務,又打造了全新的城市界面。
記者 | 劉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