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走路感覺如何”“還有沒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1月25日上午,花山區江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人民醫院江東分院)中醫診室內,市人民醫院中醫科負責人、海派中醫“顏氏內科”第四代嫡傳弟子、中醫內科博士胡文龍仔細為患者翟光秀看診。當天是休息天,臨近新春佳節,大多數人忙著打掃衛生、置辦年貨,胡文龍仍按照約定的看診時間來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社區居民服務。
72歲的翟光秀老人,長期受心臟病困擾,四處求醫卻效果不佳。之前經人介紹,她找到了胡文龍醫生,醫治效果不錯。“以前腿腫得厲害,路都走不動,在胡醫生這兒開了幾付藥后,現在能走路了!”翟光秀激動地說。
胡文龍詢問了病情,然后輕輕地按壓、檢查了老人的腿部,感受著肌肉的緊張度,接著進行了細致的脈診,最后查看了老人的舌苔。他一邊檢查,一邊用溫和的語氣說:“阿姨,您這次的氣色比上次好多了。我再給您開一個療程的中藥,鞏固一下治療效果。”
翟光秀拿著胡文龍新開的藥方前往藥房領藥,而陪她一同前來就診的弟弟翟光明也掛了胡文龍的號。“以前,我胃不好,晚上也睡不好覺。”翟光明告訴記者,他是聽了姐姐的介紹,于2024年下半年找到胡文龍醫生的。“現在我吃得下飯了,睡眠質量也慢慢好起來了。”翟光明感慨地說。翟光明還將記者拉到一旁,打開手機指著其中一句“醫德高尚 醫術精湛”問道:“我想送錦旗給胡醫生,你覺得這句合適嗎?”
聽到翟光明的話,胡文龍笑著擺擺手:“別這么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您回去按時服藥,注意休息,身體會一天比一天好的。”
“現在,胡博士的名氣越來越大了。”江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謝祖龍告訴記者,許多患者都不是本轄區的,而是來自主城區的其他地方。雨山區鋼城花園居民毛蔚彬,轉了幾趟車,一大早坐了40分鐘的公交前來就診。她曾因“胃不舒服,吃不下飯”而四處求醫。“現在吃飯蠻香的,氣色也比以前好多了。”毛蔚彬滿意地說。
“胡博士不僅是市人民醫院的中醫專家,還是我們中心的副院長。”謝祖龍介紹,市人民醫院選拔專業技術人員下基層,積極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不僅提升了基層衛生診療水平,也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服務。
除了日常看診,胡文龍還積極參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各項工作。他帶領中醫科團隊,在社區開展中醫健康講座,為居民普及中醫養生知識。“胡博士總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中醫保健養生知識,老人都能聽得懂。”謝祖龍如此評價道。僅2024年,江東街道就舉辦了10多場健康講座和數次義診活動。
在胡文龍的帶領下,江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前來就診。同時,胡文龍還注重與社區居民的溝通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健康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加貼心、便捷的服務。
自2024年4月份在江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以來,胡文龍利用星期六的時間,共計看診近千人次。“作為中醫,我有責任將所學所長運用到基層,為社區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看到居民們因為我們的服務而受益,我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胡文龍表示。
文圖/記者 楊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