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擊小將們在訓練百步穿楊的背后
——馬鞍山市射擊小將全力奮戰冬訓靜待春發
“嘭!嘭!嘭!”1月20日上午,記者剛走到馬鞍山市體育運動學校射擊館外,就被此起彼伏的槍聲嚇了個猝不及防。
偌大的場館里,音響播放著干擾用的歡快曲調,只見射擊隊員們全神貫注地站在各自的射擊靶前,兩腳分開至與肩同寬,穩固站立,熟練地撥動槍栓,將子彈裝進彈匣。安裝完畢后,隊員們按照教練的指令,緩緩舉起氣步槍,眼睛緊緊鎖定前方的目標……
馬鞍山市射擊隊成立于1973年。在一代又一代射擊人的努力下,馬鞍山競技射擊運動從零開始,宛如一顆種子經過萌發、生根、破土,最后開枝散葉,先后培養輸送了田翔宇、秦思杭等百步穿楊的優秀射擊運動員,多名隊員達到國家級運動健將甚至國際健將的標準。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個冬天,馬鞍山市射擊隊的小將們刻苦訓練不停歇,全力為2025年省射擊錦標賽和2026年省運會備戰。
“今天‘槍感’還不錯,基本都在10環以上。”射擊隊員楊陳解語看起來文文靜靜的,但舉起氣步槍瞄準靶心時,英姿颯爽,盡顯巾幗之范。“我其實是一個急性子,學習射擊是想磨礪性子,讓自己變得更‘靜’一點。一開始也覺得很累,但每天能進步一點點還是有成就感的。”已經獲得多項省賽金牌和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的楊陳解語給自己確立了新的訓練目標——晉級“國家級運動健將”。“目前,我的射擊成績只能穩定在620環,離目標還有8環的差距。”同時在備戰中考的小姑娘希望通過這個寒假的訓練,讓自己的射擊成績有新的突破。
記者注意到,氣步槍隊員訓練時都穿上全套特制的裝備。“這套衣服有四五斤重,每次穿都要花好幾分鐘,所以我們平常訓練時都會一直穿著,這樣就能省下穿脫衣服的時間。”楊陳解語說,這種又厚又硬的賽服雖然能起到支撐和穩定的作用,但“冬冷夏熱”的滋味實在不好受。
射擊館內,不少低年級的隊員雖然沒有進行射靶練習,但也在一旁進行體能訓練和射擊姿勢練習,絲毫沒有懈怠。
今年12歲的嚴梓萱緊緊握著氣步槍,跟著教練的指令一點點下移槍口,臉上寫滿了認真。平日里,嚴梓萱是一個性格很歡脫的女孩,但只要拿起槍,就會立刻切換成十分專注的狀態,這也是射擊最吸引她的地方。“我從小就對射擊感興趣,已經練習快一年了。舉槍的時候手很酸,但是學起來很有趣,以后我要好好訓練,爭當奧運冠軍!”在2024年馬鞍山首屆射擊項目三級聯賽中,嚴梓萱一舉獲得了全市第一名,這更加激發了她的射擊興趣。
在記者采訪的兩個多小時里,射擊館里人來人往,音樂持續,喧嘩不斷。“克服環境影響是每個射擊運動員都必須經受的抗干擾訓練。當他們站在賽場上,耳邊是觀眾的歡呼聲、音樂聲,但大腦要主動‘屏蔽’這一切,讓心靜下來,專心投入到每一發子彈上。”馬鞍山市射擊隊教練員陳立解釋道,其實從裝子彈的那一刻起,對于射擊隊員來說,就相當于啟動了一套程序。“裝子彈的動作、手到胯的動作、持槍的動作、右手扣扳機的力度,包括呼吸的調整、瞄準和擊發的控制區間,都是一套行云流水的程序。這種時候想太多反而容易出問題。”陳立說。
單手插兜站定,以腰為軸轉動上半身,5發子彈連續擊發……說到射擊中最刺激的項目,很多人都會想到手槍速射。對于手槍項目來說,胳膊能保持穩定舉槍的時間長短十分重要,平日里陳立就十分注重隊員們基本功的訓練。例如舉槍1分鐘休息20秒,如此循環反復1個小時。“因為手槍項目是單手操作,所以也要更難一點。射擊時缺口與準星為平正關系,要在缺口中看到準星,還要注意壓扳機的過程,全程必須是注意力高度集中。”陳立介紹說。
競技氛圍更濃,場地條件更好,射擊天賦更高,訓練計劃更科學……馬鞍山射擊項目新生代正在茁壯成長、靜待春發。陳立期盼著,這些年輕的新生代未來能在省運會、全國射擊錦標賽等賽事上取得好成績,也希望他們走向國際舞臺,站在奧運賽場上,為國家爭光。
文圖/記者 余萍 通訊員 吳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