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11日,蚌埠市政協十五屆四次會議、蚌埠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相繼開幕。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蚌埠市明確將錨定“制造強市、產業立市”第一戰略和“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第一戰術,穩定預期,激發活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以“人生能有幾回搏”的豪邁,一錘一錘接著敲、一步一步向前趕,加快蚌埠振興。
2024年,蚌埠經濟穩定向上。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4%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創2019年以來最高水平。一產增加值增長3.7%,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工業用電量增長17.5%、用氣量增長3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6%、7.4%。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40家,其中項目入規65家、創2021年以來最高水平。
蚌埠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25年該市將堅定制造強市、產業立市的必勝信心,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推動產業集群能級提升。新型顯示產業依托車載顯示、UTG玻璃等優勢產品,著力向顯示總成、柔性顯示等延伸產業鏈條,實施景爍智能電子薄膜等項目。生物化工產業突出鏈條延伸、產品高端、管理規范、安全綠色,深化與國際國內龍頭企業合作,加快實施中糧丙交酯等項目。汽車零部件產業積極發展組件、總成等產品,實施昊方鋁鑄件等項目。新能源產業瞄準電池、儲能系統等終端領域,加快實施壹石通固態SOC等項目。智能傳感產業依托MEMS晶圓制造核心競爭優勢,做強芯片設計、先進封測、器件模組、終端應用環節,實施科友半導體、至博光電等項目。商業航天產業瞄準火箭、衛星及零部件生產制造等,建成投產九州云箭二期、凌空天行二期等項目。
加強招商引資項目線索跟蹤、質量研判、節點推進,高質量辦好各類產業發展大會、招商推介會,推進科技招商、場景招商等新模式,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00個以上,制造業項目不少于420個、六大產業集群項目不少于300個,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不少于45個、其中20億元以上不少于20個。加強招商引資制造業項目全過程服務管理,常態化開展“六未”項目調度。
堅持“一個科研院所帶動一個產業發展、一個駐蚌高校共建一個產業園區、每個企業擁有一個核心技術支撐”。深化與武漢理工、西安交大等戰略合作,完成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加快OLED玻璃基板、腦機接口等關鍵技術攻關。強化與駐蚌高校院所人才共同引育、區域協同創新、成果就地轉化等體制機制。
投入運營蚌埠滕湖機場,實現蚌埠“民航夢”。建成通車合新高鐵,全線連通淮宿蚌城際鐵路。建成開通五蒙高速、固宿高速,開工建設懷鳳高速、京臺高速蚌埠段改擴建工程,新增大慶北路等6個高速出入口。常態化對標學習滬蘇浙改革創新政策舉措,推動產業、科教、醫療、文旅等互通共享。堅持以皖北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為引領,發揮蚌埠獨有平臺優勢,深度融入皖北全面振興大局。(記者 強飛 孫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