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戲曲與繪畫碰撞,會產生怎樣的火花?當前,《有戲——中國戲曲與楊慧生戲畫特展》正在市博物館展出,百余件精品佳作展現出水墨戲曲人物畫的藝術張力和蓬勃生命力。據了解,該展覽將持續至3月2日。
剛入博物館,戲臺之上的精美戲服光彩奪目,吸引著觀眾步入展廳。走進去,展覽沿著中國戲曲、戲畫發展脈絡,通過“戲說·無形”“戲聽·無聲”“戲畫·寫真”三個單元,將中國戲曲人物畫家楊慧生的戲畫作品精美呈現,黃梅戲、徽劇等地方戲戲服、劇本等穿插其中,令人耳目一新。“不論是展覽內容,還是楊慧生老師的繪畫、書法技藝都令人嘆服,就像翻開了一本融匯了戲曲與戲畫的書。”市民曾瑛說。
丹青與梨園,一靜一動,看似無關,實則血脈相連。中國戲曲與水墨畫,都是中國的本土藝術,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兩者珠聯璧合,誕生了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藝術瑰寶——水墨戲曲人物畫。楊慧生的戲曲人物畫融合了傳統戲曲與水墨藝術,不僅注重形似,更追求神似,筆墨之間充滿了詩意和情調,展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麗多姿。
此次展覽主要展出了楊慧生近年來戲畫創作成果,由市博物館主辦,集合了安慶博物館、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含山縣博物館、和縣博物館的館藏展品,旨在讓更多觀眾了解中國戲曲、戲畫,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藝術交流。
記者 鄧婷婷
[編輯:
趙文靜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