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經緯回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追風逐光”有了“數字翅膀”
記者 吳黎明
日前,由馬鞍山經緯回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經緯回轉)生產、目前國內最大功率10兆瓦陸上風機的6套“三排滾柱獨立變槳軸承”以及2套偏航齒圈順利完成風場掛機,源源不斷為千家萬戶送去綠色能源。經緯回轉也由此成為省內唯一可生產10兆瓦陸上風機偏航齒圈、變槳軸承的大型風電軸承制造企業。
“這套國之重器的成功研制,離不開數字化轉型賦能。”經緯回轉總經理辦公室負責人雷輝告訴記者,2023年11月,經緯回轉大型風電主軸承及偏航、變槳軸承技術升級項目經過2年周期性建設順利完成,并于同年12月被認定為安徽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項目,建成了具備車間可視化、產品質量全過程可追溯、生產流程全程可控等功能的“工業PON+云+工業大數據”平臺, 使產品研發、生產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經緯回轉是一家“追風逐光”的綠色企業。2016年,開始研制開發光伏電站核心配套產品跟蹤回轉減速機。2021年5月,開工建設大型風電主軸承裝備制造項目。以國家“數字化”戰略為導向,以“數字引領未來”為主線,通過大型風電主軸承及工程機械回轉支承裝備制造項目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
經緯回轉把數字化嵌入到每一個技術層面。在大型風電主軸承及工程機械回轉支承裝備制造項目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對原有的設備進行適用性升級改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對廢切削液集中回收處理;購置先進設備300多臺套,自主開發出一套從技術開發管理到產品入庫的運營管理軟件;針對工廠設計、工藝流程及布局均建立了較完善的系統模型,并進行了模擬仿真,設計相關的數據進入企業核心數據庫。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在供應鏈管理中實現了原材料和產成品配送的管理與優化;對工業軟件進行優化和二次開發,使其更加適應公司的信息管理;通過協同設計、快速服務響應、供應鏈平臺構建,對行業上下游企業提供數字化、信息化服務示范。
數字化轉型,有效增強了企業競爭力,并通過降低能耗、減少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經緯回轉勞動生產率由78%提升至93.6%,運營成本由37%降至35%,不良品率由0.55%降至0.28%,能耗由55.35噸標煤降至49.16噸標煤,能源綜合利用率由83%升至85%,一線工人數量由150人減至124人,利潤率由14.32%升至16.13%,累計帶動上下游數字化轉型企業120家。
“數字化轉型絕非一勞永逸。”企業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圍繞“5G+數字化工廠”和“生產數字化應用”兩項規劃展開重點建設,為“追風逐日”鍛造更堅實的“數字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