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實干擔當”之筆 繪“綠色發展”之圖
我市黨員干部堅定信心走好綠色發展之路
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日前召開的市委十屆七次全會提出的“要走好綠色發展之路,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以優等生標準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在長江大保護、提升環境質量、綠色低碳發展上走在前列,打造踐行‘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重要論述的先行示范區”等要求,在全市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找準關鍵點、聚焦發力點、強化著力點,把全會精神與工作實際相結合,堅定不移走好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打造長三角“白菜心”,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馬鞍山新篇章。
全會為全市國土綠色生態發展指明了方向,定好了標桿。市林業局國土綠化科科長鄭洪斌介紹,近日我市和宣城市聯合申報的安徽省長江流域國土綠化示范項目,作為全省唯一項目入選2024年林業改革發展資金支持國土綠化示范項目。下一步,市林業局將以國土綠化示范項目為抓手,高標準實施、高水平管理,大力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提高項目建設科技含量,探索示范營造林方法、模式,有力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鞏固長三角一體化毗鄰地區生態綠色屏障,實現生態保護與富民利民雙贏,力爭建設長江流域高質量國土綠化示范樣板,為長江下游其他地區國土高質量綠化提供示范,為推動綠美江淮建設、推進長江生態廊道建設、促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恰逢此時,長江馬鞍山段入選國家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的好消息也傳來了,這對于每一位環保人來說,既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鞭策。”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副科長李娟表示,該局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推進美麗河湖建設,提升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以及水經濟、水文化融合發展。持續推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在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上綜合施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上協同發力,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科科長周燕平表示,該局將深入實施“工業能效提升計劃”,全力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改造降碳減排等工程。著力完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積極推行綠色制造,推進市級綠色工廠評價,做好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推薦,引領打造綠色低碳工廠、綠色低碳工業園區、綠色低碳供應鏈。
著力打牢工業節能管理基礎,開展日常節能監察,完成國家重大工業專項節能監察任務,規范和督促企業改進用能行為;開展公益性工業節能診斷,深入推進節能服務進企業。著力提升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實施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規范管理,強化工業固廢綜合利用。
雨山區采石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孫亞梅表示,采石街道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把握“兩山”理念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堅持走好綠色發展之路。下一步,街道將聚焦高顏值生態、高質量發展,聚力生態保護,不斷提高采石地區生態環境質量,確保國控、省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聚焦文旅產業,推動農業+文旅建設,擴大九華村家庭農場觀光、非遺文化研學項目影響力,推進九華村魚蝦養殖基地(垂釣中心)項目建設,加快文旅產業發展。聚焦鄉村振興,持續改善城鄉面貌,繼續推動牛渚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建設,提升城市品質,努力在長江大保護、提升環境質量、綠色低碳發展上走在前列。
“全會的召開,為我們綠色電力工作的發展推進明確了清晰路徑,讓我們備受鼓舞。”國網馬鞍山供電公司能源服務公司副總經理華云梅表示,目前,我市已建成由10個公交充電站、151臺直流充電樁組成的全省規模最大的公交充電網絡,覆蓋市區、縣域和鎮級,實現了低碳交通的“一張網”,每年減少碳排放約1.5萬噸,在全市沿江重點碼頭共建成港口岸電充電設施109套,能更好地為貨輪提供停泊使用的清潔電能,光伏電站、能源站、綠色礦山……這些都為城市綠色能源發展奠定了基礎。下一步,公司將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力爭建設更多高“含綠率”的新興產業項目,不斷拓寬服務領域,為馬鞍山高質量發展提供清潔綠色的能源保障。
“全會提出的‘在長江大保護、提升環境質量、綠色低碳發展上走在前列’,這與華星化工始終堅持的綠色生產發展理念是高度一致的。”齊魯制藥安徽華星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小彥說,當前,企業正全力推動環境優化轉型升級項目建設,通過對生產裝置進行升級改造,建設自動化農藥制劑加工、包裝生產線,實現數字化、連續化、清潔化、智能化生產。同時,公司還將加大對高端高效環境友好生物農藥的研發和推廣應用,締造優質產品管線,讓更多“華星好藥”撒向田間地頭,服務農戶增收增效,努力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企業應有擔當。
記者 任德玲 黃瑩 張令琪 鄔剛 黃筱敏
通訊員 彭彩梅 徐丹丹 劉運生 陶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