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您的位置: 馬鞍山新聞網 > 本網關注 > 正文

    十二月八日,華龍洞遺址考古重大成果在東至發布,研究證實華龍洞人是東亞地區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類——【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華龍洞人”,遠眺東方故鄉

    2024-12-13 11:24:22 來源:安徽新聞網-安徽日報

    華龍洞遺址陳列館展出的古人類化石碎片。本報記者 張理想 攝

    對“人猿揖別”的實證追溯,一直是考古學和人類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從1929年周口店遺址發現北京人第一個頭骨化石起至今,我國境內已有70多處遺址發現了史前人類化石。作為世界上古人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超過百萬年的人類發展史為我國一萬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發展演進奠定了堅實基礎。從繁昌人字洞,到和縣龍潭洞,再到“華龍洞人”,江淮大地上相關古人類資源和伴生遺存更是為中國乃至東亞大陸古人類演化脈絡增添了一條條重要線索。

    在中國境內,從云南“元謀人”、陜西“藍田人”,到“北京人”“山頂洞人”等,構成了一條從百萬年前至一萬年前的中國乃至東亞大陸古人類的漫長演化脈絡。在這條脈絡中,地處長江中下游的安徽,以和縣直立人、東至直立人、巢湖銀山智人等為代表的古人類化石遺存陸續發現,為我們勾勒出真實存在過的人類家園。

    在近日舉辦的2024華龍洞遺址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杰講述了東至縣華龍洞遺址考古發掘過程:從2006年發現“右側下頜第二臼齒”到2015年發現“較為完整的頭骨”,再到2024年繼續發現“頭蓋骨殘多塊”:一個人、一群人?他們的容顏逐漸清晰起來。

    “華龍洞人生活在約30萬年前,雖然還保留著部分原始特征,但總體來講,華龍洞人的面貌特征,已經同現代人接近。”吳秀杰和中外科學家們確認,華龍洞人是東亞地區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類;華龍洞是繼周口店之后在中國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數量豐富、并包含有石器等古人類生存活動證據的重要古人類遺址。

    發現了“她”

    ——古老向現代的演進已在華龍洞率先發生

    這一個“較為完整的頭骨”屬于誰?2014年至2024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繼續會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東至縣文管所等對華龍洞周邊區域開展系列調查、剖面清理和多學科研究等。其中,最令人振奮的消息是:2015年發現了人類頭骨化石。2021年,科研工作者對頭骨面貌進行了雕塑法復原,清晰直觀地展示了30萬年前生活在華龍洞古人類的容貌特征:這是一個年輕的、與現代人相似的個體面容,她被親切地稱為“東至姑娘”。

    多年過去,吳秀杰對發現“她”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現在,大家可以在發掘現場看到一個洞口。以前,這個地方是一塊巨大的石頭,能站20個人左右。我們采用爆破的方式,把石頭爆破。一周以后,在石頭的下面,就發現了古人類的頭骨化石。”吳秀杰回憶。

    現在,在距離發掘現場1公里左右的華龍洞遺址陳列館里,這個古人類頭骨化石復制品安靜地放在展柜里供游客參觀。黃色的膠結物包裹著頭骨,暴露出來幾乎完整的眼眶、大部分額骨和部分面骨。

    “我們從牙齒的萌發順序,可以判斷這個個體年齡在13歲左右;從顱骨明顯的額結節推測,這個個體大概是一個女性。其腦容量大概1150毫升,頭骨的演化地位處于直立人和現代人之間的過程。面部和下頜部已經開始向智人演化:面部扁平、眼眶較高、頭骨纖細化,出現了智人標志性特征——下巴的雛形。

    “呈現這么多現代人面部特征的古人類化石,此前在中國乃至東亞同時期人類化石記錄中從未有過。”吳秀杰由此推斷,東亞地區人類從古老形態向現代形態的演化過渡,大約30萬年前已經在華龍洞率先發生,比以往認知提早了8萬年至10萬年。

    “復原”他們

    ——古人類化石與伴生遺存共同構筑遠古家園

    2024年,華龍洞遺址共發掘出土了11件古人類化石,其中包括1件保存完整的足部跖骨、40余件石制品、大量哺乳動物化石以及3種爬行類化石等。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華龍洞今年開展了第四次正式發掘,分為4月到6月、9月到11月兩期,發掘面積大概40平方米。

    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劉武的印象中,2006年7月至9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華龍洞進行首次發掘。當年發現兩件人類化石、10余種哺乳動物化石,就在那一年,這處遺址被命名為“華龍洞”。這是一個響亮的命名:“龍”是中華兒女的精神符號,代表著對于中華文化根脈的追蹤。劉武說,通過同位素測年、動物群組成分析及地層對比等多種方法綜合研究,已確定華龍洞人類生存年代為距今33.1萬年至27.5萬年之間。

    華龍洞遺址是繼北京周口店遺址之后,在中國發現的同時包含有豐富人類化石、大量石制品及哺乳動物化石的重要古人類遺址,是探討現代人起源及其行為方式的最理想地點。隨著發掘工作的進展,遺址不斷發現古人類個體零零碎碎的化石。據介紹,目前,華龍洞遺址累計發現約20個個體的古人類群體(包括上述提到的1例較為完整的古人類頭骨)、400余件古人類制作使用的石制品和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跡的骨片,以及80余種脊椎動物化石。

    這里的動物群有東方劍齒象、巨貘、大熊貓、谷氏大額牛、野豬、獼猴、棕熊、鬣狗、麂等。大量動物骨骼表面具有切割、砍砸、破碎等痕跡。近年來,眾多專家學者來華龍洞考察、采集測試樣品,開展古DNA、古蛋白、環境、氣候、年代、古人類食物結構等方面研究。對伴生遺存的進一步研究認識,將進一步完善人類演化發展的直接證據。

    從“復原”一位古人類個體到“復原”一幅遠古生活場景:30萬年前,一群古人類生活于洞穴,他們以石為器獵食動物。人類或遷移或進化,而動物殘骸、石器工具和人類遺骨卻在滄海桑田的變化中被這方水土留存了下來。

    “回答”未來

    ——長江繼續見證著人類起源與演化之進程

    長江流域安徽段是人類起源與演化的重要區域,為中華大地百萬年人類史提供了科學實證。流水深處有桃源,華龍洞遺址呈現了同樣依托于這條古老水系的家園。

    華龍洞遺址最早發現于1988年底。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短短的30余年,不過是人類漫長歷史中的一個瞬間。而考古工作的意義,往往在于將“一瞬”定格為永恒,我們由此知曉了這條漫長的來時之路。

    由于在古人類學、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古生物學和第四紀地質學等諸多學科上重要的科學價值,華龍洞遺址2015年進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終評名單,發現的人類頭骨化石被評為“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2019年,華龍洞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東至縣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共建華龍洞遺址科研科普基地,目前初步完成了華龍洞古人類科普中心建設。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董哲介紹,安徽舊石器時代考古新進展近年來不斷刷新。長江流域安徽段沿線、水陽江流域與巢湖地區的舊石器調查、巢湖地區舊石器遺址發掘,均有新收獲。皖江沿線在2020年至2021年進行了20處地點的調查,在2023年至2024年新發現53處地點,即將開展釋光測年。今天的人們終究從那些簡單打制的石片上,看到了“人猿揖別”,看到了文化的一線曙光。破解中國百萬年人類史,相信華龍洞等諸多遺址將持續給出有力實證,為探索人類起源與演化之謎提供更多來自東方故鄉的回答。

    ■ 本報記者 晉文婧 張理想


    [編輯: 吳傲飛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回到首頁
    99ri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综合给合狠狠狠,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啪啪网站又黄又免费| japanesexxxxhd熟睡直播| 韩国理伦大片三女教师|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 国产精选之刘婷野战| 午夜电影成人福利|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网快速|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版|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含羞草实验研所入口| 中文字幕美日韩在线高清| 黄视频免费下载|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美女脱得一二净无内裤全身的照片| 扒开双腿猛进入喷水免费视频|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别停免费视频| 丫头稚嫩紧窄小缝|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品善网| 成人18xxxx网站| 国产三级国产经典国产av|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美国特级成人毛片|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国产免费变态视频网址网站 |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 亚洲综合日韩在线亚洲欧美专区|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差|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 大桥未久全63部作品番号|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