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華龍洞遺址”第四次大規模發掘工作近日正式收官。同步進行的“華龍洞遺址本體保護項目”和“華龍洞遺址陳列館”也已完工。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華龍洞遺址”第四次發掘分成4月到6月、9月到11月兩期開展,發掘面積大約40平方米。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研究員 吳秀杰
在洞穴發現大量的人類化石以及伴生的石制品,除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以外,我們華龍洞遺址就是第二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同時出土有人類化石、石制品和和大量的六十幾種哺乳動物化石的一個古人類遺址。
為了加大華龍洞遺址保護和利用,同步進行的“華龍洞遺址本體保護項目”和“華龍洞遺址陳列館”也已正式完工。新建的陳列館建筑面積1214.63平方米,展示了在華龍洞遺址出土的包括古人類頭骨化石“東至姑娘”在內的古人類化石、石器、骨器及大量的動物化石,同時,用3D等科技手段形式展示了化石的整個復原過程,構建具有專業延伸性的交互體驗空間。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研究員 吳秀杰
我們這次布展就是集我們十年來研究的所有最重要的成果,包括出土的人類化石、伴生的石制品和哺乳動物化石等等,我們把最精華的部分都展示在這里邊,向公眾開放。
明天,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百余名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將通過對話、交流,追尋東亞古人類足跡,探尋“華龍洞”故事。屆時,華龍洞第四次大規模發掘成果將對外發布。
[編輯:
吳傲飛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