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秦玉保發布我市今年以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情況。
2024年,我市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成為全國第二批、全省第三家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我市入選市域國家級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連續四年入選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
在知識產權創造方面,今年以來,我市建立知識產權領軍單位會商制度,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十七冶和寶武馬鋼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分別居全省企業第4位和第6位,安工大居省屬高校第3位。截至9月,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3646件、高價值發明專利4106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和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分別為62.4件和18.78件,均居全省第3位。此外,我市著力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獲第十一屆安徽省專利獎金獎4件、銀獎2件、優秀獎32件,金獎及獲獎總數均創新高,均居全省第2位。我市現擁有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各25家,居全省第2位。
在知識產權轉化方面,我市推進知識產權高效益運用,2023年度獲省、市獎補項目618項,獎補資金2400余萬元。打造“政府+銀行+擔保+保險+運營”全流程對接合作模式,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88件,融資金額14.84億元。實施省專利轉化重點城市項目,推進線上轉化運營平臺和線下運營中心建設。今年以來,我市轉出發明專利440件,轉入發明專利229件,完成專利產品備案975件,備案企業456家,認定為專利密集型產品20件,均居全省第2位。我市爭取省級專項資金880萬元,獲批3個省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實施13項專利導航項目;組建14個市縣兩級“產業集群創新聯合體”,開展10余場專利轉化供需對接活動。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今年以來,我市各級法院共審理知識產權案件695件,審結510件。一審案件法定審限內結案率、發改率、案件調撤率均位居全省前列。檢察機關共辦理知識產權審查起訴案件44件95人,提起公訴25件40人,有罪判決率100%,挽回經濟損失184.2萬元。公安機關共偵辦知識產權類刑事案件4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2人,移送審查起訴118人。我市持續開展專利、商標、地理標志行政保護專項行動,辦結知識產權行政案件105件,案值35.33萬元,罰沒款41.76萬元。
在知識產權服務方面,我市建立涵蓋1個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4個省級網點、14個市級網點、51個基層服務站點的服務網絡。今年以來,我市開展宣傳培訓活動40余場次,惠企服務200余家次。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