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數”前行 產業向“新”
博望區以數字化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文圖/記者 王永霞 余萍
通訊員 陳 明
對制造企業來說,倉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原料的進出,成品的發貨,都在這里進行。生產所需的物料,也在這里領取。倉庫管理不善,極易導致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
安徽省通馳數控機床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博望區的機床制造企業,主要生產折彎機、剪板機等,陳麗華是該公司的倉庫管理員。從事多年倉庫管理的陳麗華最近覺得,管倉庫越來越輕松了。
讓陳麗華感覺工作變輕松的原因是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的運用。“以前倉庫所有進出明細,都要制作成表格,雖然記錄下來了,但查找起來特別煩瑣,并且每個表格只能反映當時的情況,以前怎么樣,還得去翻別的表格。”11月27日,陳麗華告訴記者,過去她每天拿到手的是厚厚一摞送貨單,然后一張張地錄入數據,做成表格。
今年,通馳數控機床上線小圈ERP倉儲管理系統,所有物料進入倉庫,都會生成一個編碼,有了這個編碼,不僅物料在倉庫內周轉信息一目了然,同一型號的物料,價格在一定時間內的變動情況,也能一鍵獲取。“每個供貨商供應的貨,價格變動情況很清楚,也便于我們精準選擇供貨商。”陳麗華說。
在通馳數控機床倉庫里,工人們正在給一批即將發貨的折彎機貼上標簽。與以前的設備有所不同,如今,每臺設備上都安裝了好幾個傳感器。
“這些傳感器就是我們的智能運維系統,它能24小時在線監測設備運行狀態,一旦發現異常,能提前預警,我們的售后維修人員根據后臺預警,預判問題發生的原因,從而做出精準應對。”通馳數控機床技術部部長龔銀超說,精準的售后服務,第一時間幫助客戶解決問題,也為公司贏得了更多“回頭客”。
2023年,通馳數控機床銷售額為3000萬元,今年截至目前,銷售額已突破這個數字,預計全年銷售額能達到3500萬元。
在博望區,以數字化轉型開拓市場、實現產值突破的企業不在少數。
技鋒精密刀具(馬鞍山)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提供分切解決方案于一體的企業。公司自主研發出雙晶顆粒新材料刀片,讓其在刀具領域迅速崛起,得到廣大客戶的一致好評。
在該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隆作響,工人正埋頭操作,一派趕訂單、抓生產的繁忙景象。
“去年公司實現產值4000多萬元,今年預計將突破4500萬元,這主要得益于數字化改造,尤其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應用。”公司副總經理楊飛告訴記者,通過使用數據采集系統和小程序,可以實時監測各個車間、每臺機器的運轉數據,隨時對機器進行調整,以實現機器的最佳運行負荷,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與此同時,智能化生產設備的使用,確保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自誕生之初,就將創新融入企業發展基因的技鋒,深知在保持穩步發展的同時,更要未雨綢繆開拓新的增長點。經過廣泛調研和深入謀劃,2024年,公司啟動了開槽刀具的生產計劃。“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投入400多萬元,購置了國內最先進的生產設備,組建了專業的研發團隊,也初步完成了生產測試,預計2025年初可正式投產。”楊飛介紹,開槽刀具這一產品的加入,將進一步豐富企業產品的多樣性,預計可增加年產值3000萬元。
設備聯網入云,運行狀態一目了然;倉庫智能管理,物料進出心中有數;車間機器代人,生產過程高效可靠……近年來,博望區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把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牽引性抓手,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工業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博望區擁有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4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戶,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2戶,省專精特新企業69戶,各梯度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位居全市前列;培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32個、省級新產品148個、省工業精品6個。同時,通過數字化轉型促進制造業與數字技術的有機融合,博望區單機裝備、制造單元、生產線、制造車間等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目前,該區已創建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2個、省級智能工廠1個、省級數字化車間14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個、市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