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要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安徽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茁壯成長。
本臺記者 程晨
我現在是在位于合肥高新區軟件園的安徽科創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我身旁這款設備就是企業自主研發的安徽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氣溶膠激光雷達,像這樣一束光打入到空氣中可以精準地探測出大氣中5-8公里內的顆粒物、沙塵等污染物,并識別其分布情況,同時還能將污染熱點的數據進行24小時實時報警。
作為這款產品的研發負責人,曹開法博士一直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從事激光雷達環境監測領域的研究,看中這一領域的良好應用前景,幾年前,他和伙伴們自籌了幾百萬元決定成立公司。可就在公司剛有點起色的時候,現實卻給了他一擊。
安徽科創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曹開法
把產品研發出來以后,到市場的時候支付還有個周期,人員越來越多,這時候是資金最短缺的時候,當時沒有固定資產,公司規模很小,銀行借貸相對比較困難,壓力會很大。
好在,企業所在的合肥高新區得知他們面臨的困境后,向他們推薦了“安徽省青年創業引導資金”,這是一款解決初創期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青年雙創貸款產品,科創中光恰好符合政策要求,便獲得了300萬元的資金支持,順利渡過危機。如今,企業發展飛速,擁有百余項知識產權,去年營業額達到了8000多萬。
安徽科創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曹開法
錢當時用于員工的支出,還有設備的生產,還有一些市場的費用,原材料的購買都需要這些錢去解決,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為推動更多的成果轉化和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茁壯成長,安徽圍繞產業、人才、平臺、能力、金融、服務六個方面,持續完善協同發力的政策體系,印發了《支持風險投資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安徽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一系列方案。同時,還強化資源匯聚、平臺支撐,健全多層級、多類型、多主體創業孵化鏈條。在阜陽軟件產業園,專門從事無人機研發的悟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由10多名年輕人創立的,在基站開發、室內外無人機編隊飛行等領域取得了多項成果。入駐園區后,各種貼心服務讓他們創業的信心更足了。
安徽悟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執行總監 張斌斌
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政策上也有支持,比如經營上給予房租優惠,園區還有“店小二”幫辦代辦專班上門服務。
眼下,全省尊重創業、支持創業蔚然成風。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支持科研人員創業者超8500人,高層次創業團隊760余個。今年1-10月,全省新增經營主體100.28萬戶,其中企業30.03萬戶,共登記科技成果13268項,其中應用技術類成果12978項,實現產業化應用的有5424項,占應用類成果總數的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