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強調,要增強文化自信,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全省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全會部署要求,在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上擦亮品牌,把發展全域旅游作為主抓手,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
全會指出,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進重點考古發掘,加快國家和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在淮南,武王墩墓考古一號墓九個槨室考古工作基本結束,已進入實驗室考古階段,目前已提取文物上萬件。武王墩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正按時序推進。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省考古學會 會長 葉潤清
貫徹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我們要做好考古成果的宣傳闡釋,為文化旅游融合、把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提供考古成果支撐。
作為中華文明“古國時代”第一階段的重要代表之一,凌家灘遺址也加速了申遺的步伐。今年成功爭取到2000平方米的考古發掘面積,目前正在有序推進。
馬鞍山市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管理處 主任 唐軍
以全會精神為指引,發揮考古遺址公園在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加強遺址本體保護和活態傳承,努力打造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安徽樣本。
關麓村始建于唐永泰年間,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依山傍水、白墻黛瓦,是一個典型的皖南徽派古村落。圍繞加快打造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當地在保護性利用傳統古村落基礎上,打造設施完善的現代化度假區,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
游客 吳玉芳
感覺會融入大自然,從徽州建筑上面,它不管是門樓、還是門窗,展現出一個文化歷史的傳承。
黃山關麓帳篷客度假酒店 總經理 魯寶國
全會讓我們倍增干勁,我們將結合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做好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進一步發掘傳統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
這幾天,2024年安徽省高校青年曲藝展演交流活動正在安慶舉辦。20多所省內高校近200名師生展示了黃梅戲、淮北大鼓等極具安徽地域傳統曲藝的獨特魅力。
安慶師范大學黃梅劇藝術學院 2022級表演(黃梅戲表演方向)學生 韓子康
傳承好、發揚好戲曲與曲藝這門藝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這段時間,滁州市第二屆“陽明文化活動周”正在進行,開展學術 分享、詩文朗誦、主題采風、研學旅游等多項活動。
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局長 王連俠
進一步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全會強調,要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提升服務品質,構建板塊聯動、區域協同、業態多樣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安徽涇縣宣紙小鎮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齊杰
全會為文 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繼續深入發掘利用好宣紙這一非遺資源,真正把宣紙這個璀璨的文化瑰寶傳承好、發揚好。
銅陵市觀銅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運營主管 張兢
作為銅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者,在發展過程中堅守創新,向世界傳播(傳統)文化,傳承非遺技藝。
蕪湖市灣沚區六郎鎮文化旅游服務中心 工作人員 聶夢雨
全面推進公共文化建設,重點打造鄉村旅游項目,激發鄉村文旅活力。擦亮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金字招牌。
安慶市岳西縣文旅體局黨組書記 余燦黎
做深做實紅綠融合,傳承紅色基因、聚力全域發展,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
阜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級調研員 阜陽市作家協會主席 丁友星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出一批反映時代、體現地方特色的優秀作品,把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落在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