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1月15日電 題:安徽銅陵:老礦區涅槃展新顏
新華社記者韓佳諾、孫文豪、吳慧珺
能在家門口買菜、就醫,房屋寬敞明亮有電梯,周圍配套設施完善……在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獨立工礦區的老礦區住了50多年的安成美,終于在今年搬入了理想的新家。
銅陵市以銅得名、因銅而興,這里的獅子山獨立工礦區曾是我國重要的銅戰略資源保障基地。它地處安徽省銅陵市東側,距主城區15公里以上,面積約13.6平方公里,其中礦區面積6.07平方公里。

隨著資源枯竭和礦山關閉,城市的發展重心逐步遠離獅子山獨立工礦區,當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日益凸顯,嚴重影響獨立工礦區老城區居民生產生活。在搬入新房前,安成美一家四口一直住在雨天滲水的老舊房里。
這樣的情況亟待改變。2020年12月,獅子山獨立工礦區入圍國家發展改革委“十四五”期間支持的采煤沉陷區和獨立工礦區名單。“由此我們開始探索工礦區發展新路徑,推動工礦區改造提升。”銅陵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孔海強說。
“近年來,我們共改造老舊住宅233棟,惠及居民8850戶、人口1.92萬人,23.52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換新顏。”獅子山辦事處籌備組組長王衛平說。
與此同時,新改擴建學校、衛生服務中心、養老服務中心、鄰里中心、智慧農貿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給居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老城區居民李女士說,以前這里的菜市場是簡易木制大棚菜市場,遇到雨天就滿地泥濘,買菜要穿膠鞋。
如今,鄰里中心及農貿市場綜合樓工程項目,帶來了3000平方米干凈整潔的新農貿市場、11890平方米的鄰里中心,為居民提供了更方便的生活環境。
“新房子近104平方米,在家門口就能購物和買藥。”安成美滿意地說。
在改善居住環境的同時,為吸引更多人留鄉,獅子山獨立工礦區建設“三公里”就業圈,提供超過5000個就業崗位;規劃建設三橫三縱路網,打通了老城區與主城區、獅子山高新區的聯系,給獨立工礦區居民就業提供便利。這既幫助當地年輕人解決就業問題,又便于他們在家鄉照顧家人,原先背井離鄉打工的局面,慢慢得以改善。
今年3月,通過社區“牽線”,家住獅子山獨立工礦區的錢曉煒順利入職,成為一名產線維修工。“畢業之后我一直在鄭州工作,今年聽說家門口就有不少好崗位,就決定回來了。”錢曉煒說。
銅陵潔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專注于濕巾類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制造商。近年來,獅子山辦事處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通過“三公里”就業圈招聘平臺,為附近求職者和潔雅公司搭建互聯橋梁。2024年,該公司總計入職100名新員工,其中有20人來自政府就業平臺的推薦。
如今,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等重點項目的不斷推進和就業問題的逐步解決,像錢曉煒這樣決定回到家鄉工作的礦區居民越來越多,推動老礦區煥發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