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1月12日電題:安徽:高質量立法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新華社記者劉美子、潘峰
無人駕駛觀光巴士自動導航避障,無人售賣車招手即停,無人清掃車精準執行垃圾收集……初冬的安徽省合肥市駱崗公園內,智慧化的場景隨處可見。由安徽中科星馳自動駕駛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以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為核心技術的新能源商用車產品,悄然提升著人們的游覽體驗。
從公司初創,到實現新技術在港口、市政、物流等多領域、多場景商業化應用,中科星馳僅用了三年時間。在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王智靈看來,企業的迅速成長得益于安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建立起制度化、法治化、規范化的護航機制。
專項立法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是安徽實施的一項新舉措。2023年12月28日,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條例》,這是全國首部省級層面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專項立法。
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作為安徽十大新興產業之一,在提升零部件產業規模、研發創新能力、產業集聚能力等方面尚需增強。條例就創新引領、產業鏈提升、場景拓展等作出規定,以法治力量保障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全面發展。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量達62.1萬輛,同比增長81.4%,占全國比重的12.6%?!皸l例實實在在地解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難點,強化了產業鏈上下協同聯動,為鏈上企業帶來大量先行先試的應用場景,讓企業獲得技術更新和市場開拓的強勁動能。”王智靈說。
這是合肥駱崗公園中安徽中科星馳自動駕駛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觀光巴士。(受訪單位供圖)
緊盯一個“法”字,近年來,安徽在深層次制度建設中動作不斷,立足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疊加優勢,在全國率先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立法引領創新型省份建設。
量子信息是安徽全力打造的三大科創引領高地之一,目前安徽已聚集量子產業上下游配套企業70多家,一系列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走進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實驗機房,設備指示燈光不停閃爍,研究人員正在對新一代量子保密通信核心設備進行調試。
11月初,《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決定》正式實施,明確聚焦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等七大重點領域及方向,以及大科學裝置催生的新興產業,引導各地差異化、特色化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推進集聚集群化發展。
“未來產業具有戰略性、引領性、顛覆性和不確定性特點。”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唐世彪認為,決定提出要以場景應用牽引未來技術迭代升級,明確對未取得預期成果或者效益有一定容錯率等,對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來說就像“強心劑”“定心丸”,更容易引導產業發展進入正循環。
科大國盾量子公司的工程師正在進行微米級光纖器件調試。(受訪單位供圖)
按需立法,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滁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上升到“法”的高度,允許企業家、人大代表在營商環境上“小題大做”,是滁州市持續發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舉措之一。
“我們將繼續積極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堅持市縣聯動,形成工作閉環,切實解決企業家反映的困難問題,圍繞‘雙招雙引’、實體經濟等大事要事,創新開展全方位全鏈條監督,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升級?!背菔腥舜蟪N瘯魅瓮鯃D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