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網購大狂歡已經開始了,看著各大電商提前推出的各項促銷活動,力度還真不小,相信有些市民已經按捺不住激動,早早下單了。
每到這種全民狂歡的日子,民警們也難免開始職業病般的“焦慮”——擔心有不法分子惦記廣大市民的錢包。
11月6日,馬鞍山市反電詐中心梳理了“雙11”前后易發或高發的五種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類型,希望廣大市民朋友們在快樂購物的同時,增強自身反詐意識,保護好個人銀行卡號、支付賬號、密碼等信息,認準正規購物交易平臺,牢記不聽、不信、不轉賬!
商品預售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發布“預售”“限時購”等商品信息,吸引消費者注意。短信中往往附帶虛假鏈接,一旦點擊鏈接購物付款,非但等不到發貨,還會造成極大的財產損失。
警方提醒:對于“預售”類商品信息,消費者要注意甄別,一定要去官網核實,切勿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一旦點擊鏈接,在網頁內填入銀行卡號、密碼,就會導致銀行卡被盜刷。網購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交易平臺,不要私下交易。
冒充電商客服類詐騙
詐騙分子會冒充購物網站客服,以貨品丟失、產品質量問題或交易失敗等理由,主動提出多倍賠付,要求消費者提供個人信息或進行轉賬操作。
警方提醒:正規的網購退款一般是通過原支付渠道進行返還,不需要跳轉到其他平臺操作,并且正規網絡商家辦理退貨退款,無須事前支付費用,所以當接到自稱客服的電話,不要盲目相信,一定要去官方平臺或與賣家進行核實。
刷單返利類詐騙
“雙11”期間,詐騙分子可能會在社交媒體、QQ群、微信群等平臺發布刷單信息,宣稱只需簡單操作就能獲取高額返利。他們一般會先用小額返利為誘餌,吸引消費者參與刷單。但是,當消費者投入更多資金后,詐騙分子就可能以各種理由拒絕支付返利,甚至消失得無影無蹤。
警方提醒:刷單本就是違法行為,而且大多是詐騙陷阱。不要被小額返利迷惑,要遠離刷單行為,以免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
虛假紅包類詐騙
各大電商平臺會以派發紅包的方式為促銷活動預熱,有不法分子借機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臺誘騙消費者點擊。當你點開紅包后隨即跳轉到其他頁面,并顯示要提供手機號碼、銀行賬號等個人信息才可以領取福利,當你填完信息提交后,卻發現福利并沒有到賬。這是騙子瞄準“雙11”各大電商企業大發紅包的做法,制作山寨網頁,借此收集大量個人信息,進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慎點紅包領取鏈接,尤其是頁面跳轉到其他網頁需要輸入個人信息才可以領到福利時,一定要立即關閉。大家要謹記:陌生人發來的鏈接或二維碼,不點擊、不掃描,以免遭遇釣魚網站和木馬病毒。
中獎免單類詐騙
為吸引消費者,各大電商平臺會在“雙11”期間舉行各種抽獎活動,騙子們往往會利用這個機會,給消費者發送中獎短信,誘騙其登錄釣魚網站,并要求其輸入個人信息和銀行賬號、密碼,借此實施詐騙。或者當你根據短信內容求證中獎信息時,對方卻要求先繳納“公證費”“手續費”或“保證金”,待多次匯款轉賬后騙子就會將你拉黑。
警方提醒:“雙11”期間,各種抽獎、免單活動較多,消費者收到這類信息后一定要仔細甄別,詳細了解活動規則,向官方客服聯系求證。遇到“賬戶異常”“繳納保證金”等情況務必謹慎,不輕易匯款、轉賬。
記者 劉明培 通訊員 吳中蕙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