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宛如一幅緩緩展開的歷史長卷,一磚一瓦、一景一物鐫刻著歲月痕跡,訴說著千年故事。歷經歲月洗禮,擁有獨特人文內涵、美學特質、時光鄉愁的古鎮,如果再有現代化的數字科技、燈光技術、特色文創等加持,是否會成為你出游的首選?
在文旅市場火熱的當下,擁有厚重底蘊的古鎮游火起來。近日,由滬蘇浙皖四地文旅部門和銅陵市政府聯合主辦,以“攜手做強古鎮旅游 更好服務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五屆長三角一體化古鎮發展大會在銅陵市舉辦,推動古鎮脫穎而出、助力“當紅”古鎮走向“長紅”。這次會議上,我省多個古鎮及文旅消費新場景分別上榜“此生必去的20個長三角古鎮”“十大長三角古鎮文旅消費新場景”。
文旅融合,古鎮游炙手可熱
如果說古樸是形,是古鎮最耀眼的底色,那么文化則是魂,彰顯著古鎮獨特的神韻。
“自入桃源來,墟落此第一?!弊鳛榻瞎沛偟拇碇?,西遞古鎮不僅有青山綠水、幽長小巷和高高的馬頭墻,還有“明清民居博物館”之稱以及“楹聯第一村”的美譽。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便有諸多的攝影家、畫家、師生們前往寫生采風。
“千年西遞,擁有世界級榮譽2項、國家級榮譽22項,美麗的風景和厚重的文化相融,造就了古鎮的知名度,也讓古鎮成為文旅‘頂流’?!摈鹂h徽黃旅游集團企業文化部總監兼西遞景區副經理徐寧娟介紹,今年國慶假期,西遞景區接待游客逾6.2萬人次。
江南古鎮是長三角的專屬文化符號,“小橋、流水、人家”的規劃格局獨樹一幟,“粉墻、黛瓦、馬頭墻”的建筑藝術讓無數游客慕名而至。
作為全國古鎮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長三角類似西遞這樣“出圈”的古鎮并不鮮見。同里古鎮、烏鎮、前童古鎮等每逢節假日都是人氣滿滿、炙手可熱。據統計,長三角區域僅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錄的古鎮就有80個,占全國比例在25%以上,5A級古鎮景區更是占了全國總量的40%。
這次長三角一體化古鎮發展大會上,發布了“此生必去的20個長三角古鎮”,包括上海市嘉定南翔古鎮、江蘇省蘇州同里古鎮、浙江省嘉興烏鎮等知名古鎮入選,我省共有黃山西遞古鎮、宣城查濟古鎮、合肥三河古鎮、銅陵大通古鎮、淮北臨渙古鎮5個古鎮上榜。
“從發布的榜單來看,入圍的20個古鎮無一不是深入挖掘利用古鎮文化底蘊,守住了文化根脈。”參會的江蘇省黎里古鎮代表龐海燕表示,自己此前去過西遞古鎮,這次再游大通古鎮,對徽派建筑、長江文化有了更深入了解,“有山有水有文化的安徽值得一行?!?/span>
“這次來到大通古鎮很有感觸,無論是厚重的長江文化,還是超萌的江豚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鄙虾J行聢龉沛倕砝詈B荼硎?,此次發布的“此生必去的20個長三角古鎮”進一步增加了古鎮的知名度、曝光度,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古鎮為人所熟知。
“古”“新”兼備,新場景不斷涌現
祠堂湖上,擁有數百年歷史的非遺項目“鵲江水上龍燈”獨具特色;湖岸邊,龍燈巡游吸引了眾多游客圍觀;讓繽紛色彩在夜空中絢麗綻放的無人機表演和煙花秀,更是賺足了人們的目光……10月21日晚,銅陵市郊區大通古鎮舉辦了“夜賞大通”沉浸式巡展活動,吸引了數千人“打卡”觀看。
“今年我們已經舉辦了幾場夜游活動,效果非常好,人氣滿滿?!便~陵市郊區副區長、大通鎮黨委書記朱寧告訴記者,近年來,大通古鎮在做好傳承和保護的同時,也在大力發展新業態、打造新場景,“我們還設置了‘長江在這里拐彎、大海在這里回頭’打卡點,打造了‘大通龍舟賽’品牌,推動古鎮煥發新光彩”。
一器一物一建筑,一眼百年。歷經歲月的古鎮特色,是別人學不去、帶不走的東西。然而,面向旅游需求的提質升級和快速變化,如果只是堅守則難以避免“千鎮一面”,也很難在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中“出圈”。
文化雖然是古鎮內核,但古鎮游終歸需要回歸消費和商業的本質。安徽師范大學文化旅游策劃研究中心主任楊效忠形象地用“古鎮新顏,返老還童”八個字概括古鎮旅游創意方法。在他看來,古鎮從古老韻味中走來,也要在全新競技場上不斷豐富新元素、打造新業態,“要通過培育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新場景,為消費群體帶來愉悅體驗和美學價值,從而實現古鎮游的歷久彌新”。
此次長三角一體化古鎮發展大會發布了“十大長三角古鎮文旅消費新場景”,我省黃山徽州古城的“魚燈巡游”、阜陽管仲老街的“古典婚禮秀”、銅陵大通古鎮的“超萌江豚微笑驛站”成功入選。同時入選的還有,上海市松江泗涇古鎮的“安方塔燈光秀”、浦東新南村的“土布鄉創秀場”,江蘇省蘇州同里古鎮的“搖櫓船夜游”、周莊古鎮的“只此周莊沉浸式演藝”,浙江省嘉興濮院時尚古鎮“國潮奇妙夜”、寧波慈城古鎮的“十二時辰光影秀”、德清新市古鎮“村K大賽”。
在徽州古城,伴著陣陣鑼鼓聲,看魚燈表演;到管仲老街,領略古典婚禮秀的魅力,感受千年浪漫的儀式感……跨越時光的洪流,古鎮在激活文化元素的同時,也能夠踏古開新,引入創新方式、時尚玩法,貼近潮流正在為古鎮旅游帶來新的活力與生機。
“長三角一體化古鎮發展大會創辦5年來,我們注重學習借鑒滬蘇浙經驗,統籌保護與開發,一體推進古村鎮保護、千萬工程、皖美休閑旅游鄉村開發,打造了一批兼具歷史文化韻味和現代文旅體驗的古鎮新場景新業態,形成‘世界最佳旅游鄉村’西遞和一批全國旅游重點村鎮,為長三角文旅一體化發展注入了新動能?!笔∥穆脧d黨組成員蔡小莉表示。
“主”“客”共享,新路徑助力“長紅”
參加“尋跡江南 古鎮漫游”采風團,走進大通古鎮瀾溪老街,映入眼簾的有歲月斑駁留痕的歷史建筑,還有百年老店、手工匠人、沿街商戶。
“獨有的手工藝品、特色的小吃,這不僅是大通的文化特色,也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活態的古鎮?!眳⒓硬娠L活動的媒體記者童珊表示,古鎮的魅力不僅在于外在的“形”,當地風俗、原住民生活狀態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品,體現著濃郁的人情味與煙火氣,是古鎮內在的“神”。
古鎮不只有“古”,擁有一定數量的本地居民、保留一定的生活風貌,具備一定的商業旅游資源,才得以稱之為“鎮”。能夠讓游客感知當地的文化氛圍,體驗其中的風土人情以及原汁原味的生活,無疑更能彰顯古鎮魅力。
南翔古鎮積極探索產城融合的發展模式,黎里古鎮引導村民參與到民宿、美食等業態中……長三角一體化古鎮發展大會上,作交流發言的古鎮除分享特色場景、文創品牌外,還介紹了各自與所在鎮村、當地居民融合發展的做法。
長三角一體化古鎮發展大會舉辦的當天,還舉行了“古鎮文旅消費新場景市集”,諸多古鎮的特色農產品、手工藝品亮相。銅陵白姜制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金如林帶著“佘家貢”這一“中華老字號”銅陵白姜品牌參加了市集,并收獲了廣泛關注?!般~陵白姜種植系統是安徽唯一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通鎮是銅陵白姜的核心產區之一,而我的佘家貢姜廠便位于大通鎮?!苯鹑缌直硎荆约涸诖笸ü沛倿懴辖謸碛械昝?,希望能為古鎮“出圈”添磚加瓦、提供助力。
相比較流量帶來的“一夜爆紅”短期效應,古鎮發展文旅更應把目光放長遠,而不是竭澤而漁,搞“一錘子買賣”。客人滿意、主人高興,主客共生共享,才能賦予古鎮持久的生命力。
■ 本報記者 劉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