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將其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去年以來,謀劃實施人才興皖工程,召開全省人才工作大會,出臺4.0版人才政策,全面加強人才工作機構建設和力量配備……
成效也在不斷顯現。2023年,全省專業技術人才503.3萬人、技能人才724.4萬人,較2021年分別增加51.9萬人、112.4萬人;凈流入約24萬名大學生,應屆高校畢業生留皖率74.2%,創下歷史新高。
像抓招商引資一樣抓人才引進,像抓項目建設一樣抓人才培育。安徽,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狠抓人才“第一資源”,激活發展“第一動能”。
栽好“梧桐樹”,引鳳棲良巢
“做轉化需要平臺,我最終選擇了安徽。”10月25日,在安徽省“招才引智高校行”的北京大學專場活動上,該校2023屆畢業生陳帥向學弟學妹們發出誠摯邀請。
陳帥是湖南姑娘,博士畢業后來到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工作。“研究經費充足、隨時可與企業技術領導交流最新動向、想合作的時候能快速找到適合的單位……”娓娓道來中,陳帥表達著對目前工作狀態的滿足。
在過往經歷中,陳帥與安徽的交集并不多,為何最終選擇在這里開啟新的人生?陳帥介紹,自己去過國內國外很多地方,切身感受到對于青年科研人員來說,安徽合肥是一片藍海,有很多施展才華的平臺,非常適合干事創業。
良禽擇木而棲,優質平臺對人才具有強大吸引力、感召力。順應人才與創新要素集聚的新趨勢,安徽全力創建吸引和集聚人才的高能級平臺。目前,安徽已建在建預研大科學裝置13個,擁有“國字號”創新平臺200多家,累計支持近600個省級產業創新團隊,近3年高層次人才新增8萬人。
以“科大硅谷”、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羚羊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谷院網”融合創新品牌,都是引鳳來棲的良“巢”。2023年,僅“科大硅谷”就落地科技項目800多個,引來全球創業團隊人員超萬名。
產業是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安徽聚焦傳統產業“提質煥新”,新興產業“聚勢成形”,未來產業“謀篇布局”,為人才創造了極好的職業發展機遇。
聚焦新能源企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安徽摸排掌握全省945類重點崗位23.52萬人才需求,集中編制人才圖譜、發布需求清單。持續開展“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動,推進萬名博士后聚江淮、科技領軍企業培育建設等行動。今年以來,面向全省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招引人才超過5.2萬人,達成引智合作協議650多項。
在高精尖人才向安徽匯聚的同時,另一個現象也同樣令人矚目,那就是代表基礎性人才的高校畢業生群體。這個群體富有創造力,受過良好教育,是豐富優質的人才資源。每年畢業季,高校畢業生群體都是各地爭搶的“香餑餑”。安徽持續推進百萬大學生興皖行動,引導和促進更多高校畢業生留皖來皖就業。2021年至今,僅省會合肥就已經吸引了超110萬名高校畢業生,來此開啟嶄新人生。
專業“育苗子”,養成“參天樹”
5年前,還是一家年收入只有40萬元、到處尋找落戶場地的初創小公司,如今已完成A+輪融資,今年營業收入預計可突破億元,還被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是什么讓合肥艾創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短時間內,實現發展質的飛躍?該企業董事長潘俊明確表示:“創智匯大賽是我們的伯樂。”
2017年,正處于艱難創業初期的潘俊,在肥西縣第二屆“創智匯”大賽中脫穎而出,其自主研發的“綠色引擎超低功耗電源管理芯片”在大賽中獲獎。當地政府不僅給予場地和資金上的支持,有關部門還助力其鏈接市場,推廣產品。而艾創微的欣欣向榮,也帶動著肥西相關產業的發展。
項目聚才、引才促產的故事,每天都在安徽上演。當前,經濟發展使得產業從增量競爭走向存量競爭,在此背景下,各地招商引資的“摘桃子”思維逐漸轉向科創企業培育的“育苗子”思維,而高層次雙創人才是最核心的種子。引進一個杰出雙創人才,往往能帶動一個關鍵技術的突破、甚至一個新興產業的騰飛。
如何育好“苗子”,安徽依靠專業化的團隊,運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贏得一個又一個人才扎根、項目落地。
近年來,安徽加大頂格推動力度,建立完善的專班工作體系,注重“雙招雙引”專業化團隊打造,不僅引入企業家和專業團隊參與“雙招雙引”全過程,還組織開展一系列專業化培訓,打造一支熟悉產業和資本市場、讀懂企業和企業家、精通項目研判和談判的“招商專業軍”。
企業家們反映,安徽干部越來越專業,越來越自信,經常一語就能說到點子上。專業化程度的提升極大增強了企業家們在皖投資興業的信心,不斷推動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走向同頻共振、水乳交融。
當然,光有信心是不夠的,還需要環境的支撐。我省堅持生態思維,打造“四鏈”融合生態圈,把引產與引技、引資、引才作為一個整體推進,通過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強力的創新鏈支撐、豐富的人才鏈供給、充沛的資金鏈扶持,好“苗子”不斷成長為“參天大樹”。
打造“養人”生態,廣聚天下英才
9月,在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的兩年一度盛會——世界技能大賽上,安徽選手于第47屆賽事中,斬獲兩金一銅,創造了安徽選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成績新的歷史。
省政府專門發文表彰在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選手和教練團隊。根據獎勵政策,獲獎選手在今后的評選表彰中不僅可以獲得優先推薦,還能以考察方式被公開招聘到相關崗位任教,在入學和職稱評審方面享受相關待遇。金牌選手的獎金、補貼最高或超200萬元。
“安徽對技能人才的禮遇令人感動,待遇讓人心動。”來自河北石家莊的張小飛,此次獲得油漆與裝飾項目金牌。他決定留在安徽,投身職業教育一線,參與培養更多技能人才。
安徽給予人才優厚的待遇,是對人才價值的肯定,更是張開雙臂向天下英才表示歡迎:“是人才,安徽都需要。”
人才以用為本。如何用好用活、讓人才發揮更大的價值?安徽創新用人機制,打破智力流動壁壘,樹立項目用才、崗位用才、柔性用才等理念,營造人盡其才的良好生態。同時,賦予各類用人單位主體更大的人才舉薦權、使用權,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讓各類人才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施展,人才的價值在安徽得到全面彰顯。
聚焦服務人才第一資源,建設“養人”之地,安徽持續迭代升級人才政策,構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務體系,打造近悅遠來的“養人”生態,讓人才創新創業無后顧之憂。
想人才之所想、之將想、之未想,安徽持續開展精準化、有溫度的人才服務,不斷完善省、市各級“一站式”人才服務平臺,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才創業融資、落戶安居、醫療保健、子女教育、配偶就業等方面的現實問題,讓人才在安徽安身安心安業。
用一賢人而群賢畢至,相一良馬而萬馬奔騰。在“養人生態”的持續打造中,天下英才聚江淮的生動局面正在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