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63歲的邰女士都會帶著10歲的孫女陌陌(化名)來到市殘聯康復中心進行康復訓練,已經堅持7年了。在康復中心,康復治療師為陌陌提供語言、肢體、認知等方面的專業訓練。市殘聯還為她適配了站立架、梯背架、機能鞋、兒童坐便器等輔助器具。經過全面系統的訓練,陌陌的認知能力、運動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多虧了這些老師,我孫女才能取得這么大的進步,而且一分錢不要,真是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邰女士說。
自2009年起,我市創辦了第一家兒童康復機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市兒童康復機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促進了殘疾人事業發展。今年,由市殘聯牽頭實施的殘疾人康復工程被納入省定50項民生實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便是其中一個子項目。今年,市殘聯對全市有康復和輔具需求的0至17歲(智障、孤獨癥0至14歲)各類殘疾兒童繼續實行“應助盡助”“應救盡救”。
除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外,殘疾人康復工程還包括困難精神殘疾人藥費補助、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補貼。在民生實事實施過程中,市殘聯堅持簡化申請流程,確保符合條件的殘疾人一個不漏地享受政策。殘疾兒童除康復訓練外,市殘聯還制定了醫療手術救助范圍和標準,如角膜移植、先天性白內障復明、人工耳蝸置入等矯治手術,最高可享受手術救助6.6萬元。此外,有條件放開受助殘疾兒童戶籍限制。對外地戶籍殘疾兒童,其監護人持有本市居住證并連續3年在本市納稅或繳納社會保險的,即可享受本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同等待遇。對常用輔助器具實行全額補貼(免費適配和發放),中高端輔助器具按省目錄進行限額補貼。
截至9月底,市殘聯共為11562名殘疾人提供康復救助,完成率233%。其中,為735名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訓練,為117名殘疾兒童免費適配輔具,為139名兒童制作裝配假肢矯形器,為1124名有需求的殘疾人發放基本型輔具,為50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發放基本輔助器具補貼,為9397名持證精神殘疾人和肇事肇禍精神病患者發放藥費補助。記者 黃瑩 通訊員 麻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