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飄香韻詩城 千古詩篇敬長江
——“馬鞍山與長江文化——全國名家同書經典邀請展第三回·太白游蹤”開展側記
公元725年,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青年李白首次漫游馬鞍山,寫下千古絕唱《望天門山》,從此登上盛唐詩壇,也由此與馬鞍山結下千年奇緣。一千多年后,追尋太白游蹤,承載連綿詩意,墨香在這座城市彌漫開來。10月19日,“馬鞍山與長江文化——全國名家同書經典邀請展第三回·太白游蹤”在驚鴻美術館開展,來自全國各地的書法名家及書法愛好者齊聚一堂,共享詩與墨的盛宴。
當日下午,走進展廳,抬眼望去,“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在青山綠水的背景之下,一首首李白在長江沿岸游歷時創作的千古名篇,以一幅幅蒼勁有力、古樸厚重的書法作品精彩呈現。
此次展覽以李白在長江沿岸游歷時創作的詩歌為主題,共邀請了全國31個省份82個地市的100位書法名家共同創作。100幅書法精品,線條流動自如,墨色濃淡相宜,或溫婉細膩,或飄逸灑脫,不同風格、不同書體,交相輝映、異彩紛呈,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觀看。他們紛紛拿出手機,或與書法作品合影留念,或記錄下這些珍貴的藝術作品。
“每一幅作品不僅展現了書法家對李白詩歌的詮釋與理解,更蘊含了他們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盡顯長江之美、詩詞之美、書法之美,讓我受益匪淺。”從事書法教育行業的陶鑫感嘆,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藝術體驗。市民楊潔則表示:“一幅幅書法作品欣賞下來,仿佛跟著李白的腳步,來了一次長江之旅。”
這是一次詩歌與書法的絕美邂逅,亦是一場名家與名篇的秋日之約。開幕式現場,數十張書桌一字排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書法名家揮毫潑墨,共同書寫經典名篇《千字文》。四言韻文,朗朗上口,多種書體,各顯神韻,大家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濃縮在筆墨紙硯上,成就了一幅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此次展覽內容更加豐富,規模更大,邀請的書法家地域也更加廣泛,看點十足。”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金泉在致辭中表示,展覽以優秀詩文為載體,以書法創作為形式,縱向上穿越時空、古今交匯,挖掘和發揚地域人文歷史和文化底蘊,橫向上加強文化交流、增強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意義重大。
據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自2022年開始策劃舉辦馬鞍山與長江文化——全國名家同書經典系列邀請展,以流傳在馬鞍山的名篇佳作、山川勝跡、民情風物為主要創作內容,一年一主題,一年一屆次,邀請全國知名書畫藝術家共同創作,呈現我市厚重歷史文化底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致力于李白文化、長江文化、詩詞文化和書法藝術的新融合,詩書聯袂,融詩于書,珠聯璧合,深入挖掘‘馬鞍山與長江文化’的豐富內涵,形成可見、可親、可感的文化記憶,為長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驚鴻美術館館長胡曉明說。
圖為書法家共同書寫經典名篇。
文/記者 鄧婷婷 圖/記者 孫道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