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初秋的岳西縣主簿鎮大歇村,青山環抱,溪水潺潺。9月24日上午,“千里躍進大別山”2024鄂豫皖主流網絡媒體行活動采訪團成員來到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沿著大歇村的小溪往下走,映入眼簾的是“文里文氣”的民間藝術館,館內一盞盞形色各異的紙質花燈吸引了采訪團成員。
在這里,從清朝起就有玩花燈的傳統。“我家從我爺爺那一輩起就開始扎花燈了!記得小時候過年家里掛起花燈特別好看。”77歲的岳西彩燈傳承人張道明說。近年來,大歇村將非遺傳承和鄉村振興有機融合,村落煥發新生。
“花燈作為非遺項目,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把花燈技藝傳承好。”談起創建民間藝術館的初衷,大歇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汪品峰頗有感觸,為此,大歇村“兩委”深入村組收集文物,打造了一座民間藝術館。
走進這座藝術館,館廳中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春富貴,舞獅子,舞獅是一項優秀的傳統技藝,是驅魔鬼怪的產物,也象征著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在另一側展示著琳瑯滿目的花燈,燈面上不僅繪有精致的圖案,還寫有“植樹種草,美化環境”“改革開放,鄉村振興”等宣傳提示語。張道明告訴記者:“大歇花燈有24種樣式,共48盞,傳承自明清時期,其樣式和慶祝形式一直沿襲至今。”
在館內一個名為“步步高升燈”的花燈跟前,張道明向采訪團成員深入介紹了其在24種花燈樣式的基礎上創新制作的新花燈。“這個花燈以和氣燈加五步臺階連為一體,和氣意味著世界人民大團結,表示社會和諧,五步臺階代表國家五年規劃,一年上一個臺階,為步步高升。”張道明介紹,花燈上五步臺階頂部一面是黨旗,一面是國旗,黨旗下面是“永遠跟黨走”國旗下是“步入新時代”,和氣燈中間帶五角星,象征著國徽,兩邊的圖案一邊是人民生活質量逐年上升,一邊是年年有余,代表人民生活富裕;另外,邊緣粘貼的火焰,寓意著堅持依法治國,掃黑除惡,弘揚正氣。
大歇村花燈的樣式和慶祝形式從清、明時期一直沿襲至今,“鬧花燈是大歇村的傳統文化,也叫玩獅子燈,它由獅子燈和花燈兩部分組成,一般老百姓從正月初三到元宵節半個月時間內夜夜出燈。”張道明告訴記者,新時代,在茭白文化旅游節,村民們會玩花燈慶豐收,傳承傳統文化;在研學游中,夜晚舞獅玩燈,豐富游客的夜生活,帶動鄉村旅游的發展。
同時,大歇還結合本村特點,打造了一首村歌、一支村舞、一篇村賦、一幅村畫、一臺村戲的“五個一”文化工程,將其作為一種鄉村旅游文化產品,充分展示新時代的大歇風貌,通過這種方式倡導德孝文化、弘揚優秀家風、推進移風易俗,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創作表演,以柔性治理方式因勢利導,在潛移默化中引領鄉村社會風尚,推進鄉村治理。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徐琪琪 余康生 陳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