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新江蘇傳媒、浙江在線、中安在線聯合報道 “讓江淮大地成為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創業福地、興業寶地。”
9月20日上午,2024年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安徽合肥開幕,安徽省委書記梁言順在致辭中向全球賓客發出邀請。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清憲主持開幕式。
世界制造業大會是經國務院批準,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的重要國際會議、安徽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2019年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信,指引大會向促進全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共享共贏的高端平臺邁進,在更高起點和更高水平上標定了大會新方位,引領大會逐步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制造業盛會。
本屆大會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共同主辦,中國僑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支持舉辦。
與往屆相比,今年大會規格更高、規模更大、活動更豐富,其間舉辦2024國家制造強國建設論壇,開展全國新型工業化實踐交流研討,發布“2024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榜單等權威報告,展示、發布國際國內領先的制造業領域新技術、新產品。
近年來,安徽深入實施制造強省戰略,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成功實現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制造大省的歷史性跨越。自2018年開始,世界制造業大會已在安徽舉辦了七屆。七年來,隨著大會的主題、內涵不斷深化,既為國際國內智能制造業交流對接提供了廣闊舞臺,更為安徽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給企業、產業和城市帶來了“量變”“智變”和“聚變”,助力安徽制造一路“狂飆”!
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上展出的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實驗星
項目投資“量變”:“真金白銀”推動制造業發展升級
“安徽制造業的發展速度令人矚目!”在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開幕式上,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全球主席卡洛斯·馬格里諾斯在致辭中感慨。他說,自己六年前曾參加了2018年世界制造業大會,今天再次見證了大會的盛況,在他看來,現今的安徽新興產業加速崛起,“芯屏汽合”“集終生智”成為現象級產業地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績顯著,這些都讓安徽成為世界制造業大會的理想舉辦地。
回顧安徽制造業的發展歷程。從中國第一臺VCD、第一臺微型計算機,到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本源悟空”量子計算機等,安徽正逐漸成為中國制造業版圖上日益凸顯的板塊。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馮克金介紹,2018—2023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5%,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2023年,全省規上工業營收5.1萬億元,躍居中西部第1位、全國第7位,工業增加值總量1.4萬億元、升至全國第10位,邁入全國工業大省行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5位,我省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大省到制造業大省、從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興產業聚集地的歷史性跨越。
安徽制造近年來的高速發展也得益于世界制造業大會“制造”的投資和機遇。
自2018年首次舉辦以來,世界制造業大會為全球制造業交流合作和安徽制造業開放發展搭建了重要平臺,持續深化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臺企、僑企等項目對接活動,累計促成合作簽約項目3600余個、實際完成投資超1.5萬億元,吸引德國大眾新能源汽車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推動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自2018年開始,世界制造業大會期間連續舉辦“臺企項目對接活動”,共簽約臺資項目512個,總協議投資額達1462億元,主要集中在智能終端、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制造業,促使安徽省實際使用臺資穩居大陸各省份前列。
七年來,世界制造業大會為安徽制造業的發展“源源不斷”注入了強大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推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升級,增強了安徽經濟的實力和后勁,為安徽經濟發展帶來了“量變”。
“非常高興能夠再次回到自己的家鄉安徽,參加本次的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安徽探討制造業的話題是最適合不過了,因為安徽擁有深厚的制造底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徽商總會會長楊元慶在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開幕式上表示:“很自豪聯想能夠成為負有盛名的制造業‘皖軍’中的一員!”
生產制造“智變”:制造業轉型升級向“新”而行
世界首臺2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主軸軸承、京華號泥水平衡盾構機、“啟江”二號人形機器人、九州云箭“龍云”火箭發動機、“本源悟空”超導量子計算機……今年的世界制造業大會上,一批安徽智能制造“黑科技”必將驚艷眾人。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浪潮到來,智能制造已成為制造業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借助安徽制造業大會這一國際化、專業化高端平臺,安徽將智能制造作為推動全省制造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制造業企業智改數轉,有效提升了智能制造整體水平。
安徽制造一路向“新”,提“智”增效,“首位產業”汽車產業的數智化發展就是最生動的例子。
大眾安徽MEB工廠車身車間
今年7月17日,大眾首款智能電動轎跑SUV在合肥正式宣布上市,是大眾安徽首款國內銷售車型。
2020年12月,大眾集團將建設“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落點放在合肥,成立了集團在中國第一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合資企業——大眾安徽。去年5月,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簽約落戶合肥,既是大眾汽車集團在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也是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唯一專注于智能網聯汽車轉型的研發中心。
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說,合肥不僅僅是一個生產基地,還將成為大眾在中國新的研發和創新中心,專注開發最新一代電動智能網聯汽車。
汽車產業是安徽省的“首位產業”,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安徽正一路“疾馳”。汽車產業需要多種創新技術融合發展,更離不開高效協同的產業生態體系支撐。
近年來,安徽健全“整零”協同機制,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推動安徽加快向新能源汽車強省邁進。
今年1-5月,全省汽車產量120萬輛、增長45.4%,其中新能源汽車46.7萬輛、增長76.5%,產量均居全國第2位。
“我特意數了數合肥路上的車牌,發現40%以上都是新能源汽車。”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驚嘆不已。
“安徽省非常敏銳地抓住了新的一些產業技術發展路徑,從顯示技術、存儲技術,到現在我們的新能源汽車以及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聚集了非常優秀的頭部的一些企業,安徽值得期待!”新一代移動通信無線網絡與芯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陳山枝說。
不僅汽車產業集群成勢,安徽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方面也早已謀篇布局。今年6月27日,科大訊飛發布的基于全國首個國產萬卡算力集群“飛星一號”訓練的全民開放大模型訊飛星火V4.0,底座能力全面對標GPT-4 Turbo,在國內外中英文12項主流測試中集中實現8項超越。9月8日,完全由安徽本地化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啟江二號”在合肥發布。近日在蕪湖舉辦的2024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低空安全驗證試驗基地”揭牌。
從“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等新興產業漸成規模,到“低空經濟”“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多點開花,安徽制造“新”意十足、向“新”而行。
區域合作“聚變”:增長動能澎湃,長三角一體化“聚鏈成群”
“開放”“合作”一直是世界制造業大會的鮮明標識。
歷屆世界制造業大會高朋滿座、眾“星”云集,亦是深化區域合作的閃亮舞臺。歷屆大會共邀請到20多個省(區、市)參加大會,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吉林等相繼作為大會主賓省(市),加強了安徽與周邊省市的區域合作,促進了區域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
馬鞍山經開區一家智能制造生產線
歷屆世界制造業大會還發起成立中部地區、長三角國際商會聯盟,共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聯盟和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機制,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
今年的大會邀請到法國擔任主賓國,邀請到俄羅斯等國友好省州(城市)代表參會參展,預計出席本屆大會的外賓人數占重要嘉賓數量比重將首次超過50%。謀劃更加突出國際化主題、更具國際化特色的活動,如2024國際商協會大會、主賓國活動、國際友好省州(城市)系列活動等,構建全球商協會網絡,開展深層次、多領域的經貿洽談與合作交流。相信來自全球各地的“大咖”們必將在此次大會上擦出新的火花!
世界制造業大會,加強了安徽與世界各地尤其是長三角城市群內的互動交流。一方面,安徽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政策扶持,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實現產業升級與經濟結構優化;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國際產能合作,拓展海外市場,提升本地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這種內外聯動、雙向開放的格局,為安徽制造業開辟了廣闊發展空間。
目前,安徽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密集打出制造強省“組合拳”,開啟新一輪產業發展熱潮。未來,安徽將持續以世界制造業大會為橋梁,攜手國內外專家人才和企業,共建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生態圈,向新、向未來繼續“狂飆”!(東方網、新江蘇傳媒、浙江在線、中安在線聯合報道 汪喬 許夢宇 劉玉才 劉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