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智”在哪里?新質生產力是什么“力”?當新質生產力發力、AI崛起,我們又該借“力”搶占哪些新領域、新賽道,勇當排頭兵、釋放新動能?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9月18日下午,市會議中心第二會堂座無虛席,來自全市各縣區、園區和市直各單位黨員干部,科研院所、重點高校、龍頭企業和部分人工智能核心產業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聆聽南京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教授范從來帶來的《人工智能與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專題輔導講座。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工智能和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人工智能正成為推動人類進入智能時代的決定性力量”……范從來教授聚焦人工智能,追溯發展歷程,從“開源”“迭代演化”“垂直創新鏈”“超大規模”四個方面,深度解析了AI的新形態,并提出了發展AI新質生產力的路徑:建立開源創新新生態、以基礎大模型為重點、技術主導、龍頭鏈主企業深入介入。
精準分析“時”與“勢”,高超統籌“內”與“外”,超前謀劃“近”與“遠”。范教授從經濟學角度出發,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企業案例,為新時代人工智能與新質生產力的智慧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人工智能是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范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旁征博引,實事求是、正視問題,讓我深有共鳴。”安徽長江數智云計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愛武十分認同范教授對于開源的態度。他說,開源是人工智能生態發展的土壤和重要的推動力量,科技發展也依賴于大的開源體系的建立,通過眾創,則可以加速迭代各種功能開發,促進科技進步成果共享。
“當前,我們正處于從信息化時代到人工智能時代變革的重要過程。信息化時代的代表性發明是計算機與互聯網,而在人工智能時代,是智能體以及承載它的算力。算法、算力和數據是構成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陳愛武認為,人工智能成果的集群式爆發,給未來社會發展帶來了空前機遇,但也形成了巨大挑戰。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科技型企業需要加強技術基礎研發工作,同時要積極擁抱變化。“我們必須緊跟趨勢發展,解決好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才能更好地迎接即將到來的AGI(通用人工智能)時代。”他說。
用理論武裝頭腦,用學習解放思想,用行動踐行真知。兩個小時的時間里,范教授講得走心,與會者聽得用心,敞開思想、直面問題、交流研討,一場實實在在的頭腦風暴席卷全場,匯聚成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力量。
“范教授的講座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既具理論高度和深度,又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為我市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改革部署,加快建設動能強勁的科技強市、智能綠色的制造強市指明了方向、拓寬了思路。”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再樂說。
劉再樂表示,近年來,我市搶抓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厚植人工智能發展優勢,奮力打造成為具有全省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策源地。目前我市已率先出臺了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和產業政策,初步集聚了以寶信軟件、九章云極、長江數智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企業,小視科技、圖靈小鎮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打造‘雙核、三極、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聚焦算力、算法、數據等人工智能核心要素,推動全域場景創新,深耕垂直應用,讓‘人工智能之花’結出‘行業應用之果’。”劉再樂表示,預計到2030年,我市智能算力全面建成、高質量數據和場景應開盡開,通用人工智能全面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為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示范區和創新發展新高地。
記者 鄧婷婷 黃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