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網絡安全屏障 共享清朗網絡空間
——我市扎實推進網絡安全工作綜述
記者 鄧婷婷
當今時代,信息化浪潮云奔潮涌、氣象萬千,互聯網日益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動能、維護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鑒的新平臺。
逐浪前行,馬鞍山網信事業發展蹄疾步穩、生機勃勃。營造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是回應時代的必然選擇,更是廣大網民的共同期待。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近年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工作部署,改革創新、主動作為,網信工作機制日益完善,網絡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網絡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向上向善力量不斷匯聚,為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注入澎湃動能。
馬鞍山市網絡素養教育基地
毫不動搖堅持黨管互聯網,把握“主動權”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關黨的長期執政,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福祉。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
組織體系“建起來”——
市委網信委總攬全局,市委網信辦牽頭抓總,網信委各成員單位協同聯動,市、縣(區)兩級網絡安全應急指揮中心相繼成立,基層網信工作力量不斷充實,縱深發展、上下聯動的工作體系日漸形成。
全市各級黨委(黨組)將網絡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網信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將網絡安全工作情況納入全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市委日常考核、巡察內容、審計范圍,常態化組織開展督導督查、跟蹤問效。
規章制度“立起來”——
研究出臺全市“十四五”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發展規劃,印發加快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的工作舉措……全市樹立頂層思維、改革思維和系統思維,編制出臺了一系列務實管用的專項規劃、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工作預案、制度規程、任務清單,構建起全市網信領域統領性的“四梁八柱”。
教育培訓“搞起來”——
“新時代大講堂”上,網絡安全成為關鍵詞;舉辦網信干部專題培訓,基層網信干部跟班學習,常態化開展“網信大講堂”“網信微黨課”……認識在提高,能力在提升,一支政治強、業務精、能干事的網信“鐵軍”煉成崛起。
“dou在馬鞍山”第三季暨長三角網絡名人行主題活動
壯大網上主流思想輿論,唱響“主旋律”
“人人都是麥克風”的時代,互聯網成為輿論宣傳的主戰場。我市緊扣主題主線,堅持守正創新,精心組織重大主題宣傳,以正能量滋養網絡空間,用主旋律奏響奮進樂章,持續傳播“馬鞍山好聲音”。
思想之光,照亮征程。我市堅持把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上宣傳作為重中之重,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等,推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每日一習話”等專欄,集納推送宣傳稿件,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全市落地生根、見行見效。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我市精心策劃“向總書記報告”“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等網絡專題,圍繞制造業倍增、長三角一體化、長江文化等重大主題,推出《高位推動保護“母親河”馬鞍山設立“長江保護日”》《聽!當春乃發“聲”》等優質網絡作品,并打造深度閱讀類微信公眾號“望天門”,全景展現馬鞍山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生動實踐。
我市還探索建立“官媒+主媒+商媒+自媒”傳播矩陣,誠邀中央、省級媒體記者和長三角網絡大V,舉辦“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等網絡媒體集中采訪活動,開展“長三角網絡名人行”“e路同行 網絡正能量短視頻征集”“dou在馬鞍山”等網絡宣傳活動,多角度、全方位宣傳馬鞍山。
《“十里鋼城”的轉型答卷:打造長三角的“白菜心”》在人民網總網首頁刊發,并獲全網推送;“dou在馬鞍山”抖音話題總閱讀量超3.5億次;《長江馬鞍山段手拉手救人》等自媒體正能量作品獲全國優秀獎項……一篇篇接地氣的報道,通過網絡“飛”入百姓家,城市發展之音更加響亮。
網絡普法主題公交路線
構建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打好“主動仗”
群眾無小事,能辦馬上辦。我市積極踐行網上群眾路線,有困難找“馬上辦”成了市民的“生活習慣”。“馬鞍山發布”微博先后榮獲2020中國網絡理政十大創新案例、中央網信辦全國百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表現突出賬號等殊榮。
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打造網絡文明空間、營造網絡健康生態,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必答題”。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審美取向,持續構建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共建共治共享清朗網絡空間。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我市建立健全涉網管理部門信息共享、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圍繞網絡詐騙、網絡謠言、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等重點領域出重拳、亮利劍,持續開展“清朗”“護苗”等專項行動,清除有害信息傳播土壤,網絡生態持續向好。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建成網絡素養教育基地、網信普法e站、主題公園,開通主題公交路線,連續兩年舉辦“網信普法”新媒體作品征集大賽,“網信普法”工作案例獲評中央網信辦2023年度網絡普法優秀案例。
管牢管好網絡陣地,我市在加強政務網站和新媒體管理的同時,積極壓實屬地商業平臺和自媒體賬號主體責任,創樹“e馬當先”互聯網企業黨建品牌,規范“清朗馬鞍山”自媒體聯盟管理,推進行業自覺自律自信自強。
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組織“e路同行”網絡文明正能量成果征集、舉辦“媒體+”高校行活動、開展“網絡中國節”等主題活動……我市不斷加強網絡空間文化培育、道德建設、文明創建,持續加強網絡文明建設。
如今,我市掛牌成立網絡素養教育基地,創新“基地+課堂”實訓模式,建設沉浸式、開放型、專業化、融合式的網絡素養教育基地;開辟“清朗馬鞍山”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增強網民辨別能力和防范意識,推動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蔚然成風。
2024馬鞍山數媒融合發展大會
加強網絡安全立體防范,筑牢“防火墻”
當前,網絡空間與實體社會深度交融,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
積極應對風險挑戰,共筑網絡安全防線。近年來,我市堅持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持續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能力建設、制度建設,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插上行穩致遠的網絡安全之翼。
按照“一張網”“一盤棋”總體思路,我市探索建立網絡資產排查、風險監測、研判分級、應急處置、考核問責工作機制,形成全流程閉環式網絡安全工作體系。推進網信專網延伸、網絡安全應急指揮中心等網信核心業務平臺建設,對重要信息系統實行7×24小時監測,加強網信、公安、衛健等重點部門聯動,及時防范處置網絡安全風險事件。
同時,我市還組建市網絡安全應急技術支撐小組,完善網絡和數據安全應急技術服務支撐體系;舉辦“江東鑄盾”攻防演練、“江東長纓”滲透測試、“江東論劍”比武競賽,全力打造江東系列網絡安全品牌;推進重點領域網絡數據安全風險檢查評估,開展重點企業網絡安全專項檢查,網絡和數據安全的監測預警、應急處置、保障保護等能力顯著增強。
強化網絡安全,為高品質生活也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在“大網絡安全”工作格局的加持下,以5G、千兆光網、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在我市全面鋪開,“互聯網+”在政務服務、教育、醫療、文化、農業等領域廣泛應用,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讓百姓生活更方便、生活更舒心。
網絡安全宣傳進社區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近年來,我市連續舉辦網絡安全宣傳周,有序開展校園日、電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個人信息保護日等主題日活動,持續推進網絡安全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以網絡安全知識競答、網絡安全微展覽、網信普法宣講、典型案例通報等特色活動,有力推動了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的提升。
回首過往,皆為序章,聚力前行,共赴征程。“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健全網絡生態治理長效機制,健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體系”“加強網絡安全體制建設,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監管制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等作出了系統部署。
新時代的征程號角已然吹響,新時代的工作任務已在召喚,前路為標,行程為證,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以強大網上輿論宣傳、可靠網絡安全保障、良好網絡生態環境及強有力信息化支撐,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馬鞍山高質量發展貢獻網信力量。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