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遺傳、發育缺陷、意外傷害、疾病、環境、行為……人的一生,從出生到年老,殘疾風險伴隨生命每一個階段,預防殘疾與個人健康、家庭幸福、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息息相關。為此,國務院將每年8月25日設立為“殘疾預防日”。
今年8月25日,我們迎來全國第八個殘疾預防日,宣傳主題為“預防疾病殘疾,共享健康生活”,旨在加強殘疾預防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殘疾預防意識,提升殘疾預防和康復服務水平。
近年來,安徽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21—2025年)》,各地在推動殘疾預防知識普及,預防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疾病致殘、傷害致殘,以及促進殘疾康復服務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近日,記者走進宿州、安慶、六安三個城市,以了解其在殘疾預防方面的優良經驗、有效做法和可喜成效。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數據顯示,發生急性腦卒中時,每分鐘就有190多萬個神經細胞死亡,卒中救治,就是在和時間賽跑,在黃金時間窗內及早溶栓、取栓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因此,“速度”是救治過程的關鍵詞。
對此,宿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立足實際,2019年首個引進安徽唯一一臺5G移動卒中車,并于2020年10月,啟動運行5g移動卒中車項目,填補了我省移動卒中單元空白的同時,也開啟了腦卒中救治“零時差”的高速通道。
“外觀較普通救護車稍大一些,車上有小型16排移動CT和相關的生化、檢驗,還有心電監護系統,在接收患者同時,可第一時間完成CT掃描,檢查結果,能通過5G傳輸系統,傳到醫院的卒中指揮中心,進而與院級專家無縫對接,獲得技術支持,實現上車即入院,入院即治療?!彼拗菔械谝蝗嗣襻t院急救中心副主任王宏運表示。
埇橋區是宿州市唯一城區,戶籍人口達190萬人,如何讓這唯一一臺5G移動卒中車發揮最大作用,讓好鋼用在刀刃上,埇橋區依托醫共體鄉鎮衛生醫院,摸索出一套將其融入縣域120急救體系的運行模式。
5G卒中單元與120急救車節約時間“雙向對開”,交接腦卒中病人
“依照主要道路,人口密度,地理位置等情況,我們已建成‘一個中心、兩個院區、10個鄉村急救站’的急救體系,每天運行24組急救單元?!彼拗菔械谝蝗嗣襻t院醫療事務管理部部長付濤介紹道,通過建立5G移動卒中指揮中心,醫院開設腦卒中搶救綠色通道,對經過病情評估后的疑似卒中患者派遣5G卒中單元與120急救車“雙向對開”,在車上完成頭顱CT、血液檢測、靜脈溶栓,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
不僅如此,宿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還組建起由醫學專家、5G移動CT卒中救護車單元救治小組組成的義診專家組,開展科普課堂、腦卒中篩查等多場主題活動,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更專業、更便捷、更溫暖的醫療技術,將“埇橋溫度”傳遞至田間地頭。
截至8月,5G移動卒中救護車累計出車905次,其中救治缺血性腦卒中575例,出血性腦卒中166例,完成溶栓治療328例;義診方面,完成義診活動199次,服務群眾近9507人,其中CT篩查1936次,彩超3745次,心電圖3907次。
5G移動卒中車可第一時間完成CT掃描等檢查
“未來,我們還將逐步擴大5G移動CT卒中救護車的功能,計劃增加其腦出血手術救治能力,為更多腦卒中病人的快速救治貢獻力量。”付濤說。(記者 孟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