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治污、抓治岸、抓治漁,橫跨長江兩岸的安徽省馬鞍山市近年來扎實推進長江大保護。這是記者從8月18日在馬鞍山市舉行的該市首個“長江保護日”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了解到的。
據介紹,馬鞍山市常態化開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先后整治“散亂污”企業759家,拆除長江干支流非法碼頭153家、船舶修造企業34家;加強沿岸防護林建設和濕地保護,在長江1公里范圍內新增造林1.6萬畝、修復濕地1萬多畝;率先實現長江禁捕和漁民退捕轉產,長江馬鞍山段魚類規模、資源密度較禁漁前分別增長1.5倍、2倍。
啟動儀式上,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吳國平介紹,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會同沿江各省全面打響了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23年,長江干支流Ⅰ至Ⅲ類水質國控斷面比例提高到98.5%,干流水質已連續4年保持Ⅱ類;長江流域監測水域監測到土著魚類227種,長江下游及通江湖泊共監測到長江江豚1118頭次,長江水域生態功能恢復向好趨勢逐步顯現。
對下一步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吳國平表示,需要堅持系統思維,強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統籌;堅持目標導向,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堅持底線思維,有效防范水生態環境領域風險隱患。
據了解,2023年底,馬鞍山市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自2024年起,把每年的8月19日設立為“馬鞍山長江保護日”。啟動儀式后,馬鞍山市將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系列普法活動、長江保護主題攝影展、《小江豚歸來》劇目巡演等多項活動,提高公眾生態文明意識,鼓勵引導更多人共同守護長江生態資源。(記者傅天)
[編輯:
崔安坤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