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也是經濟的“晴雨表”。
上半年,安徽的這駕“馬車”動能是否充足?呈現出哪些新特點?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增速快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投資的“晴雨表”里,可以看出安徽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態勢以及正不斷培育壯大的新質生產力。
工業、基建“大塊頭”的拉動力
4%,是綜合平均的產物。數據的背后,有“此消”與“彼長”。
工業投資是拉動投資的有力動力,尤其是制造業,表現依然亮眼。
數據顯示,全省工業投資增長18%,拉動全部投資增長6.6個百分點。
由于長鑫一期二期、晶合等一批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制造業投資增長16.4%,高于全國6.9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提升至34.3%。采礦業投資增長57.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20.5%。
為適應能源保供需要,石臺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能源項目加快建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39.1%,高于全國9.2個百分點。
可見,工業依然是安徽經濟的“壓艙石”。
此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幅回升,也是一大特點。由于中央預算內投資、增發國債、專項債券等多重政策疊加支持,上半年,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2%,較1月至5月提高3.6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速1.6個百分點。
隨著鳳凰山水庫、懷洪新河灌區等項目加快實施,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63.7%;在淮宿蚌、巢馬、寧淮等鐵路項目帶動下,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51.4%,高于全國32.9個百分點;合周、徐淮阜等高速公路項目快速推進,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0.7%。
一批大項目的建設,給基礎設施投資“添薪加火”。比如,池黃高鐵、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南延線開通運營,宣績高鐵聯調聯試,合武高鐵、陜電入皖等項目開工建設,合襄高速六安段、引江濟淮二期工程等加快施工。
項目建設的先行指標積極向好。央視財經“挖掘機指數”顯示:我省上半年工程機械開工率65%、二季度開工率76%,拿下上半年、二季度、單月開工率三項第一。
分三次產業來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7.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7.9%。第三產業投資下降4.8%,與房地產開發投資下滑有一定關系。如果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省項目投資增長12.2%,高于全國3.7個百分點。
更多資本聚集高技術行業
資本,除了投向工業、基建領域的大項目外,還注入了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里。向“新”力強,成為上半年投資的顯著特點。
據統計,截至6月末,安徽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30.2件、增長17.5%,上半年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1.5%,新興動能正在加快培育。
在創新驅動下,制造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態勢明顯。上半年,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2.3%,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9.9%,分別高于全國13.6個、19.8個百分點。算力設施加快建設,新增智能算力3000P,累計超過10000P。
從生產性服務業來看,相關行業勢頭良好,前5個月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8.5%,高于全國7個百分點、居第4位,其中互聯網服務、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1.1%、25.6%。
安徽新興產業發展迅速,成為聚集資本的“引力場”。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例,安徽上半年集成電路、液晶顯示屏、光電子器件產量分別增長69.9%、28.4%、21.5%。
再看汽車產業,上半年,安徽汽車產量150.6萬輛、增長46.7%,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62.1萬輛、增長81.4%。
產能的增長,背后是投資的加速跟進。
統計顯示,上半年,全省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4.5%。其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9.5%,其中研發與設計服務投資增長35.7%。
航空航天、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94.8%、36.4%。航空航天業投資幾乎實現了2倍增長,反映了這一產業的旺盛需求和良好前景。
技改和設備更新投資實現“多贏”
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這釋放了強勁的投資需求。
安徽推進實施重點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組織編制2024年工業項目投資導向計劃,圍繞重點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新產品研發和綠色制造,共下達項目計劃5788個,總投資11099億元。
上半年,已推動實施億元以上重點技術改造項目880個,累計完成投資3250億元,其中當年完成投資1750億元。
在這波投資拉動下,全省工業企業設備工器具投資增長38.1%,技術改造投資增長30%,技術改造投資增速高出全國19.1個百分點。
此外,安徽還采取“一企一策”診斷的方式,助力重點企業節能降碳升級改造。安徽安排了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用于診斷服務和項目建設獎補,以“政府出錢、企業體檢”的方式推動企業節能降碳升級改造。截至目前,共有113家企業根據診斷報告開展節能降碳升級改造,累計改造項目150余個,實現節能量超過50萬噸標煤、減煤20萬噸、降碳130萬噸。今年以來,安徽成功爭取1.82億元節能降碳方向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6個節能改造重大項目建設。
企業更新了設備,提高了生產效率;設備廠商賣出了產品,獲得了利潤;投資增長拉動了經濟……可以說,從投資維度來看,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的落地,實現了微觀經濟到宏觀經濟的多贏局面,讓經濟“活水”流動了起來。
總的來看,安徽上半年投資保持了平穩增長,但還要看到,部分領域投資動能還是不足。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下半年,將研究完善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加快符合條件的項目審批,持續做好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入庫管理等工作,更大力度激發民間投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