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在位于和縣的安徽新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大棚里,辣椒苗、番茄苗、茄子苗等種苗長勢喜人。
“我們這是訂單式農業,每天出苗100到200萬株。”安徽新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源農業”)董事長夏新發告訴記者。
和縣歷陽鎮農戶栗祖華在新源農業育苗大棚里培育了近3萬株辣椒苗。過去,他一直使用泥土育苗,種苗的質量參差不齊,產量也不穩定,“育苗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現在,工廠化育苗讓問題迎刃而解。育苗期一到,他便把種子交給育苗工廠,等到了約定時間前來取苗即可。
“工廠化育苗對水、肥、溫、蟲等進行控制管理,產量增加30%至40%。這些種苗生長旺、上市早,比以前(每年)多掙四五千塊錢。”栗祖華說。
作為2023年度安徽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項目,新源農業蔬菜標準化育苗項目實施以來,以賦能鄉村振興為出發點,以產業幫扶為落腳點,發揮自身優勢,有效帶動蔬菜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群眾致富、村集體增收、企業發展多方共贏。
對于現代農業來說,實現對生產過程的全面監測及精細管理,需要統一的智慧應用平臺,以科技為農業賦能。早在2021年,新源農業就乘上農業產業互聯網建設的東風,擁有了智慧農業數字化系統。在新源農業“智慧農業云”平臺上,可以遠程控制通風機、噴淋系統、水肥機等設備,執行通風、補光、灌溉施肥等操作。需要澆水時,打開“智慧農業云”平臺,3秒就能啟動田間電動閥門,實施水肥一體精準滴灌,省時又省力;通過顯示器,可看到農業種植區全景;輕點鼠標,不僅能實時觀測氣溫、相對濕度、雨量、土壤墑情等信息,還能及時查詢農產品價格行情。
夏新發說,該公司以“智慧農業云”平臺為基礎,利用大數據、傳感器等技術和裝備,結合植物生長對環境需求規律,來判斷蔬菜的水肥豐缺和長勢狀況,并通過及時精確調整環境指標,實現蔬菜產量的精準預測和智能化生產管理。
目前,新源農業通過自動播種等智能技術進行工廠化育苗,蔬菜種苗苗齊、苗壯、苗優,成苗率可達95%以上,年育苗能力超1億株。通過系統平臺進行水肥藥一體化綜合管理、集中控制、智能調度,能夠增產15%至25%,經濟效益提高20%,真正實現了節本增效。
“下一步,我們將和歷陽鎮太平村實施村企聯合,并通過安農大和省農科院的智力和技術支持,更好地實現蔬菜全產業鏈的升級優化,促進農民致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夏新發充滿期待地說。
據了解,自“萬企興萬村”行動開展以來,我市多家企業響應號召,積極行動助力鄉村振興。除新源農業外,我市青舍民宿項目(安徽青舍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大公圩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安徽盛農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九間堂民宿項目(當涂九間堂民宿有限公司)入選了2023年度安徽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項目(企業),為全市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記者 黃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