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暑假,不少大學生選擇做暑期工。這本是一個雙贏的選擇。大學生通過打工鍛煉自我,獲取打工報酬,減輕家庭經濟負擔。而企業則可以獲得短期的勞動力支持。社會應該善待大學生暑期工。但卻屢屢發生侵害大學生暑期工權益的事件,給這一原本富有意義的暑期打工蒙上了陰影。
有媒體近日報道,上百名大學生在西安找暑期工被騙,陜西星啟遠帆人力資源公司收了體檢費、保險費后杳無音信。好在當地有關部門立即行動,追回了預收費用,并承諾“調查清楚后依法依規處理,如發現涉嫌犯罪將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維護了大學生的權益。
一些不法企業利用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和求職心切心理,以高薪為誘餌,或騙取報名費、體檢費、保險費、培訓費等費用;或任意克扣工資“白嫖”大學生勞動力;或違規預收押金、保證金,然后以種種理由扣留不退還。有的甚至招聘大學生從事傳銷等違法違規活動。種種欺“生”亂象,嚴重損害了大學生的合法權益,違背了社會公平正義。
暑期打工的大學生,是勞動力市場的一員,他們的合法權益應得到同等保障和維護。不能因為他們的打工帶有社會實踐和體驗鍛煉性質,就可以無視其合法權益。也不能因為他們社會經驗相對不足,就可以趁機誘騙、圍獵、盤剝他們。這樣做有違公平正義,也有違法律法規,更有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社會應善待大學生暑期工,為他們構建平等、友好的打工環境,依法尊重和維護每一位大學生暑期工的權益。企業與商家應善待大學生暑期工,不能欺“生”。
構筑友好的暑期用工環境,需要政府、企業、高校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應加強對人力資源市場的監管和整治,嚴厲打擊侵害大學生權益的不法行為,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為暑期工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同時,建立健全的投訴舉報機制,鼓勵大學生積極維護自身權益,確保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企業在招聘暑期工時,也應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招聘條件、工資待遇、工作時間等關鍵信息,為大學生提供安全、健康、友好、誠信的打工環境。同時,加強對大學生暑期工的培訓和管理。企業應意識到,暑期工不僅僅是短期的廉價勞動力,更是未來社會的人才儲備庫。
高校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暑期實踐的同時,應加強就業指導和教育,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求職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和防范措施,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此外,高校還應積極對接企業,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為安全、可靠的暑期工崗位選擇。
暑期打工,是大學生們歷練本領、增長見識的“第二課堂”。然而,當前暑期用工市場呈現的種種亂象,卻讓這個“課堂”蒙上了陰影,變成了欺“生”的“陷阱”。因此,必須堅決整治這些侵害大學生權益的亂象,讓這富有價值的“第二課堂”回歸其本意,充滿善意與包容,真正成為給予大學生們堅定支持與溫暖鼓勵的成長舞臺。(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