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合肥4000多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喀喇昆侖山北麓,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安徽援建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皮山縣是安徽省對口援疆縣。長期以來,安徽省持續深化對口支援的廣度、深度和力度,扎實推進“扶智、富民、安居、連心、固本”五大工程,聚力“皮山所需”和“安徽所能”,不斷探索出一條符合皮山縣實際發展的新路子。
6月3日至6月8日,記者深入新疆和田地區及皮山縣,切身感受皮山縣在產業、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新變化。
“扎下根” 的產業帶動就業增收
生產線上機器轟鳴,工人們身穿工作服,專注地操作著各種設備……近日,在和田市工業園區皮山飛地內,新疆皖疆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片繁忙景象。
新疆皖疆汽車有限公司是安徽重點援疆企業。2022年10月20日,在安徽省駐新疆援建指揮部的推動下,新疆皖疆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并正式投產。記者看到,廠區內設有生產車間、檢測裝廂車間、生產準備車間、試車跑道、停車場以及相關的公用輔助設施,具備完整的汽車裝配能力。
“項目的建成投產,填補了和田重工業的空白。”該公司生產制造部部長王新星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具備成熟的組裝生產線,一天能組裝調試完成6臺至15臺皮卡車。今年3月12日,公司第1000輛皮卡車下線,預計今年能實現銷售1800臺、產值1.75億元的目標。
引進企業就是創造就業。23歲的阿卜杜賽麥提·如則托合提從安徽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便回到家鄉,應聘到新疆皖疆汽車有限公司工作,如今已是汽車生產線管理人員。“去年3月份,我來到公司上班,主要負責整車組裝生產,一個月工資3700元,一年能拿到近5萬元呢。”阿卜杜賽麥提·如則托合提說。
同樣就近就業的還有51歲的阿卜拉·阿卜杜艾尼,他是和田海螺型材有限責任公司的員工,已在該公司工作7年了。“公司的條件很好,不僅有五險一金,工資待遇也不錯,我現在每月工資4000元左右,能滿足日常開支需求,在家門口上班真幸福!”阿卜拉·阿卜杜艾尼告訴記者。
和田海螺型材有限公司是安徽海螺集團投資控股的建材企業。2016年,在安徽省駐新疆援建指揮部的大力支持下,和田海螺型材有限公司順利落戶皮山縣安徽(三峽)工業園區。作為重點援疆企業,自2017年7月投產以來,該公司產值、利潤、稅收持續增長,帶動周邊群眾就業,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我們主要是做塑料型材、鋁合金型材、PE管材等新型建材產品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年均產值1.25億元,帶動就業870人。”和田海螺型材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余招友告訴記者,今年,公司將新上滴灌帶、玻璃鋼管等項目生產線,預計建成后新增產值5000萬元、新增就業150余人、新增納稅300萬元。
皖疆公司和海螺型材只是安徽產業援疆的縮影。“和田地區工業基礎薄弱,扶植工業產業發展被列為安徽援疆的重要內容。”安徽省駐新疆援建指揮部指揮長張庚家告訴記者,安徽以項目引領驅動為著力點,積極推進產業援疆。聚焦短期勞動力就業不充分問題,打造鞋襪產業園;聚焦中長期畢業生穩定就業問題,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園;聚焦長遠高質量發展問題,打造創新創業產業園……皮山工業園區目前共有75家企業,其中規上企業10家,產值5億元,帶動4000多人就業。
“帶不走” 的隊伍造福一方百姓
臉龐輪廓分明、身穿白色工作服、走起路來輕快而穩健。6月5日,皮山縣人民醫院藥劑科執行主任陳泳伍正跟同事一起檢查藥品的使用情況。
陳泳伍原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2023年5月,他作為安徽省援疆醫生,來到皮山縣人民醫院工作。
“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監測是保障群眾用藥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剛來時發現,這家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存在流程不清晰、用藥不規范等問題,為保證群眾健康,我們針對相關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活動。”陳泳伍說,去年9月,皮山縣人民醫院被自治區授予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這也是和田地區唯一一家被授牌的縣級機構。
此外,陳泳伍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創新藥學服務新技術新項目,研發“抗微助手”小程序,規范特殊人群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帶領藥劑科與呼吸科等科室溝通協作,開設了和田地區首家咳喘藥學服務門診,為當地咳喘疾病患者提供用藥指導與慢病管理服務;同時,陳泳伍還帶領3名徒弟參加2023年咳喘藥學服務全國專項培訓,并順利通過線上考核。
陳泳伍不是個例,安徽援疆醫療隊的成員們始終不忘援疆初心,為當地醫院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傾盡全力。
“在安徽援疆醫療隊的帶動下,醫院各項診療技術有了新突破,手術室首例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術、首例無痛支氣管鏡技術、泌尿外科無管化經皮腎鏡碎石術等,填補了當地醫療技術的空白,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皮山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汪衛兵說。
據了解,自2010年以來,安徽省累計選派12批125名優秀醫療專家開展技術幫扶,同時采取柔性引才的方式邀請近60名醫療專家開展短期幫扶,援疆醫療隊每年固定開展院級授課、縣鄉村三級義診活動60場次。此外,醫院還根據人才培養計劃,累計選派專業技術人員44名赴安徽省三級醫院進修學習,在交流互動中,不斷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提升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融進去” 的科技提升教學水平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在皮山縣安徽實驗學校的教室里,每位學生都頭戴耳機、手持平板電腦,按照老師的指導,進行古詩的背誦和默寫,答案提交后,平板電腦上立即顯示出書寫完成率和錯誤的地方。
一塊屏幕,為皮山縣243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送來了優質的教育資源。
“以前,皮山縣師資較缺乏,每位老師幾乎都是身兼數職,科班出身的語文老師也比較少,導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率較低,不僅影響了教育教學水平和學生就業,也影響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皮山縣安徽實驗學校校長孫金乙告訴記者。
為提高皮山縣教育教學水平,安徽省駐新疆援建指揮部結合皮山縣實際,持續實施智慧教育援疆項目,升級打造皮山縣智慧教育2.0版,推動實現智慧學校、智慧教室、智慧課堂、智慧老師和智慧學生的協調統一,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
“VR眼鏡、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的引入讓教學更‘智慧’,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全方位激發學生的潛能,還增強了課堂互動,讓學生們在思考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皮山縣安徽實驗學校老師瑪依熱·阿布力克木說。
如今,皮山縣145所幼兒園已配備學前智能助教系統,所有中小學都配置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教室,配備了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5035名教師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平臺上注冊學習。
2023年皮山縣學前兒童口語能力測試、小學生普通話水平測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素養”水平測試等指標持續上升。
(記者 張彩莉 李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