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肥東縣橋頭集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放眼望去,20多個溫控蔬菜大棚一字排開。園區運營方安徽開墾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胡建義正在指揮工人把剛采摘的黃瓜裝到貨車上,準備運往合肥市區。
走進蔬菜大棚,成熟的黃瓜、西紅柿、甜瓜等果蔬掛滿枝蔓,一派豐收景象。“公司種植瓜果蔬菜3000多畝,日產量20萬公斤。由于是訂單農業模式,瓜果蔬菜大多銷往合肥市周谷堆市場及幾家超市,不愁銷售。”胡建義高興地說。
橋頭集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是當地的“明星產業園”,以蔬果為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到1.05萬畝,總產值近3億元,涵蓋橋頭集鎮國光、復興、竹塘3個社區。前不久,橋頭集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入選2023年度安徽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先進典型。
在種植戶段士新承包的黃瓜種植大棚里,綠油油的黃瓜個個粗壯筆直。“我家大棚種植的黃瓜品種優良、個頭大、口感清脆,畝產近4噸,效益可觀。”段士新說。
種植戶馬應成、丁邦忠種植了黃瓜、西紅柿、絲瓜、生瓜、瓠子、甜瓜等各種瓜果時蔬。經過采摘、分揀、包裝等環節后,農戶們的果蔬被源源不斷送往市場。
為提高蔬果品質,幫助農戶增收,園區邀請農技專家常態化深入溫控大棚和田間地頭,開展種植蔬菜換茬等技術服務,指導種植戶開展科學種植,幫助解決其農業生產中遇到的信息、技術、銷售等一系列問題。園區還將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日常生產中,發展智慧農業,提高蔬菜種植管理、生產加工的智能化、科學化水平。
在橋頭集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下,當地不少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既能照顧家里,又能有不錯的收入,一舉兩得。”正在大棚內采摘蔬果的村民付立華樂呵呵地說。付立華今年58歲,長期在園內打工,每月可掙3000多元補貼家用,對于這份工作,她連連表示滿意。
據介紹,該園現有專業種植戶320多戶,務工村民610多名,輻射帶動當地村集體、專業種植戶、一般農戶務工及通過土地流轉租金增收,年增收約5700萬元,成為帶動群眾致富、鄉村產業振興的有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