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連日出現
強降雨天氣
防汛形勢嚴峻
各縣區、園區聞“汛”而動
嚴格落實各項防汛舉措
以實際行動筑牢防汛“安全堤”
↓↓↓
鄭蒲港新區
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鄭蒲港新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做到科學防控、綜合防控、群防群控,打好防汛“主動仗”,筑牢汛期“安全墻”,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7月1日,在姥橋鎮姥下河河堤上,1支由包村領導、村干部、黨員代表組成的防汛應急巡邏隊正在開展巡堤行動。為應對本輪集中降雨,姥橋鎮全面加強暴雨洪水監測,落實強降雨1小時風險預警叫應反饋機制,同時加強防汛物資儲備和裝備設施的統籌保障,時刻做好“防大汛、抗大險”的各項準備。白橋鎮正在開展圩堤清障、巡查排險等工作,該鎮還在各重點區域設置防汛指揮點,重點抓好預警預報、巡堤查險、物資器械和搶險隊伍準備等工作,確保防汛措施落到實處。
為做好防汛備汛工作,鄭蒲港新區通過全面深入的汛前檢查、隱患處置等工作,實現“關口前移、防線外推”,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逐一建立臺賬、整改落實、對賬銷號,形成工作閉環,同時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汛情變化,及時發布預報預警,統籌做好防汛各項工作。
慈湖高新區
“大家走慢一些、看細一點。”7月2日10時許,在長江大堤慈湖高新區段,國能神皖馬鞍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職工正和慈湖高新區的機關、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巡堤查險。
慈湖高新區現有長江、慈湖河、天然河、犁尖灣河四條江河堤防18650米,其中江堤防守段5520米、河堤防守段13130米,兩座小二型水庫,防汛堤段長、防汛壓力大。自進入主汛期以來,慈湖高新區迅速行動,廣大黨員干部和園區企業防汛巡堤除險人員及時到崗,晝夜值班值守、巡堤查險除險,沖鋒在防汛一線。“目前,我們共投入一線巡堤查險人員300多人,多支防汛搶險應急隊伍已全部就緒,按照責任片區,到崗到位、徹夜堅守,嚴格落實24小時巡堤值守。”慈湖高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道。
據了解,慈湖高新區持續強化應急處置,物資儲備足額到位,1支20人的區級防汛搶險應急專業隊伍和39支520余人的防汛搶險小分隊及各類防汛機械物資隨時待命,及時發現并處置隱患,確保全區境內河、庫、塘壩安全。
馬鞍山經開區
雨一直下,通江河流采石河水位已“超警”。
穿上雨披、拿起鐵鍬,7月2日一早,馬鞍山經開區銀塘鎮前進社區居委委員沈德萍和巡查隊員們走出河堤上的防汛值守點,冒著大雨開始了新一輪的巡堤查險。
“關鍵時刻,黨員就要沖在前面!”巡查中,沈德萍和巡查隊員們一字排開,用鐵鍬撥開雜草,仔細檢查河堤是否存在散浸、滲漏等隱患。2公里左右的值守堤段,大家頂風雨趟泥濘、深一腳淺一腳緩緩向前推進,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如果排查出任何隱患,我們要第一時間上報。”
“我們在轄區內采石河、乙字河、襄城河分別設立了指揮所,備足備齊防汛物資,組織防汛隊伍晝夜值守在河堤上,持續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排查,切實筑牢防汛‘銅墻鐵壁’。”銀塘鎮防辦主任潘云告訴記者。
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連日來,馬鞍山經開區壓緊壓實防汛責任制,將值班值守、巡堤查險等防汛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堅決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全力以赴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園區持續強化巡查防守,在防汛埂段設置臨時防汛指揮所,持續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排查,確保隱患發現在早、處置在小。組建應急搶險救援隊伍22支489人,24小時開展巡堤查險。設有5處防汛物資倉庫,儲備了編織袋2.1萬個、救生衣400件、土工布30捆、彩條布50捆等防汛物資。密切關注天氣、雨情、水情變化,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各級包保責任人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確保發生汛情險情時能夠迅速反應、高效處置。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我們將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實抓細防汛各項工作,全力守護河湖安瀾、群眾安全。”馬鞍山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 高文亮 劉挺
通訊員 姚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