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您的位置: 馬鞍山新聞網 > 本網關注 > 正文

    何以中國 運載千秋 | 千年運河 “皖”韻悠長

    2024-06-28 12:51:5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合肥6月27日消息(記者徐秋韻)今年6月,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中國大運河,作為世界上最長、最古老,至今依然使用的人工水道,201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代表中國文化符號的重要標志之一。

    公元605年,為了讓長江以南和中原地區相連,隋煬帝開始了他的開鑿大運河計劃,首先便是打通從洛陽到揚州的水道,從洛陽向東連通黃河,再引黃河水作為水源向東南,最終于江蘇盱眙注入淮河,這就是隋唐大運河中的通濟渠段。

    大運河安徽段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起淮北市濉溪縣與河南省永城市交界處,東至宿州市泗縣與江蘇省泗洪縣交界處,經過安徽淮北、宿州兩市,全長約180公里,包括河道遺址段和有水河段。大運河安徽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有兩處遺產區,分別是在位于淮北濉溪縣內的柳孜運河遺址和位于宿州泗縣的大運河通濟渠泗縣段。近年來,安徽護水脈傳文脈,為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譜寫新篇。

    宿州泗縣東環城河向東約5.8公里河段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段,基本保留了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原始風貌(央廣網發 泗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寶貴遺產 流動記憶

    中國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宿州博物館、泗縣博物館……在安徽,這些博物館常常吸引著游客前來了解大運河安徽段的這段歷史。

    位于宿州市博物館的隋唐大運河遺址剖面,來自于宿州靈璧鳳山大道隋唐運河遺址(央廣網記者 徐秋韻攝)

    通濟渠以其又寬又深的河道,超越了絕大多數的運河。在宿州市博物館三樓,五十多米長、四米高的千年大運河地層剖面被搬進展廳,猶如一幅巨型“壁畫”。宿州市博物館副館長高雷介紹,這里展示的隋唐大運河遺址剖面是目前國內最為完整、長度最長、時代跨度最大的運河河道剖面。這幅剖面來自位于宿州靈璧縣徐楊村的靈璧鳳山大道隋唐運河遺址,經過考古發掘,深埋地下的運河兩岸河堤顯露出來,建造于1400多年前的通濟渠得以展現出它的原貌。

    柳孜運河遺址2012年出土的北宋影青孩童抱球瓷塑(央廣網記者 徐秋韻攝)

    在位于淮北的中國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百件當時流行的各主要窯口生產的瓷器被展示出來,大運河柳孜遺址經過1999年和2012年兩次考古發掘,出土瓷片10萬多件,它包括了中國境內幾十座著名窯場,時代跨度隋唐宋元。這些窯口位于大運河沿岸的是少數,但它們所生產的瓷器可以通過支流水系進入運河,然后再經由運河實現全國流通,由此也展現了大運河的開放包容。

    淮北市博物館“淮北舵”古船展示(央廣網記者 徐秋韻攝)

    柳孜運河遺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柳孜村,兩次考古發掘面積近3000平方米,揭露出34米長的一段河道,發現兩岸河堤、石筑橋墩、道路等重要遺跡,發現沉船9艘,在河道中出土瓷器、陶器、石器、骨器、銅器、鐵器等文物7000多件,弄清了柳孜段運河結構、河道演變以及文化遺存埋藏情況。如今,淮北市博物館展廳里陳列著一艘出土的唐代貨船,出土時船頭缺損,只留下部分船身,連尾部拖舵總長12.6米。柳孜也成為人們感受大運河通航能力的窗口。

    大運河通濟渠泗縣段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安徽段唯一的有水河段,也是大運河通濟渠段僅存的有水河道遺址之一(央廣網記者 徐秋韻攝)

    在宿州泗縣,大運河通濟渠界樁邊,一千多年的古運河河道的流水仍在流淌,隨著歷史變遷,如今的大運河河道只有十余米寬。大運河通濟渠泗縣段全長47公里,其中現存較為完好的運河原始有水故道28公里,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安徽段唯一的有水河段,也是大運河通濟渠僅存的有水河道遺址之一。其中泗縣東環城河向東約5.8公里河段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段,基本保留了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原始風貌,且整個河段水系至今仍然活態流通。

    截至2022年底,安徽完成了運河沿線160公里的考古勘探工作,考古勘探發掘近20處。可以想象,當年名不見經傳的柳孜,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沿線的宿州、靈璧、泗縣等地,也都因為運河的便利,商貿與文化得以交融,城市得以興盛繁華。

    古“運”新生 生生不息

    當歷史的榮光散去,漕運已遠,大運河的價值又被今天的人們重新發現,以新的姿態連結起城市與自然,過去與未來。

    如今,大運河已由昔日的人工河道變身為生態樂園。吳懷玉是生在運河邊、長在大堤旁的泗縣人,大學畢業就來到泗縣水利部門,20多年來一直從事河道管理工作,他也見證并參與了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泗縣段復蘇工作。“我們推行‘河長﹢檢察長﹢警長’聯合執法制度、生態管護員巡河護河、民間河長巡河等多元化巡河護河方式,讓運河水碧波蕩漾。”

    泗縣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央廣網發 泗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活態運河”,泗縣先后投入超10億元,實施了清水工程、綠蔭工程和大運河通濟渠泗縣段保護展示工程等,泗縣運河博物館、運河森林公園等重點項目陸續完成,昔日的“臭水溝”蝶變成水體優良、綠樹成蔭的“打卡地”。如今,泗縣每年開展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文旅活動,吸引游客10萬余人次。

    正在建設中的柳孜運河遺址永久性保護大棚項目(央廣網記者 徐秋韻攝)

    自泗縣往西約130公里的柳孜運河遺址國家文化公園項目現場,項目施工正有序進行。2020年,柳孜運河遺址國家文化公園項目被確定為安徽省大運河文化帶標志性工程上報國家發改委,2023年建設開始,淮北濉溪縣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許仲秋介紹,為保護遺址基坑,柳孜運河遺址永久性保護大棚項目采用大跨度鋼結構,最大限度減少對遺址基坑的干擾和破壞。柳孜運河遺址國家文化公園還將規劃建設遺址博物館、考古模擬體驗中心等項目,利用聲光電、5G等先進的科技手段系統展示運河結構、河道變遷等遺址考古發掘成果,不久后,昔日大運河橋上“人流如織”、橋下“舳艫相繼”的盛景將于此再現。

    柳孜運河遺址發掘區航拍照(央廣網發 濉溪縣文物保護中心供圖)

    而柳孜運河遺址臨近的村莊也正將特色農業與文化旅游結合在一起,讓大運河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

    作為文明的載體,每個時代、每個人都能在這綿長的河道上留下自己的思考與創新。一大早,在淮北濉溪縣臨渙古鎮的怡心茶館,三兩茶友,圍坐四方桌前,喝著“棒棒茶”,談天說地。早在東晉南北朝時期臨渙就出現了茶館,臨渙北鄰大運河,南鄰澮河,運河的開通、漕運的需要,大大促進了當時南北經濟的交流與社會的發展,臨渙茶館的社會功能和影響也越來越大。

    如今,古老的運河正迎來新生。土生土長的臨渙人王士宏在怡心茶樓成立了臨渙茶館調解委員會,“以茶為媒”巧解百姓紛爭,創新并推廣“一杯茶”調解法,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人與河的故事仍在繼續,運河遺產帶動著城市煥發新的活力,安徽也正不斷挖掘和弘揚大運河歷史價值和時代特色,打造大運河安徽段“汴河遺珍·水韻皖北”的文化旅游整體品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一寶貴遺產。

    [編輯: 崔安坤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回到首頁
    99ri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综合给合狠狠狠,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欧美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天天干天天射综合网| 免费啪啪小视频| eeuss影院www天堂免费| 真精华布衣3d1234正版图2020/015| 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 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 一个人看的在线免费视频| 秦先生第15部大战宝在线观看| 奶大灬舒服灬太大了一进一出| 免费五级在线观看日本片| chinese国产xxxx中国| 波多野结衣护士无删减| 图片区网友自拍另类图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2018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 国产放荡对白视频在线观看 | 麻豆安全免费网址入口| 日本道v高清免费|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久无码| 免费中国jlzzjlzz在线播放| babes性欧美高清| 武则天一边上朝一边做h|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五月婷婷在线免费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性暴力猛交喷水| 国产精品一级片|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AA片|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级黄色片| 花传媒季app| 天堂а√在线最新版在线8|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