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千字文》 村莊“治理經”
——當涂縣太白鎮秦河村的新鮮事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許菲
走進當涂縣太白鎮秦河村村部,占滿一面墻的新編《千字文》格外引人注目。開頭幾句是:秦河源長,彩耀楚江。習俗淵淵,民風良良。通村一體,致力芬芳。榮我阡陌,慰我高堂……
“大家都知道蒙學經典《千字文》的作者是1400多年前的姑孰才子周興嗣,《千字文》四字一句,兩句一韻,朗朗上口,便于傳誦。”秦河村黨總支書記曹培亮告訴記者,村里的村規民約都是一些言簡意賅的語句,如“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家和萬事興”“大河有水小河流”等,這些口口相傳的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鄉村治理需要更為系統的村規民約,于是秦河村以《千字文》文體,重新編撰村規民約。
這篇村規民約《千字文》,內容按村情、村民、為人、交友、夫妻、教育等順序排列,既融入了家國情,又激勵村民們一起建設好家鄉;既宣揚“百善孝為先、謙恭禮讓”等傳統美德,又融入了教育子女等現實內容。
“讀起來也好懂,記起來也好記,雖然沒有剛性約束力,但村民們樂于接受,就會慢慢記在心里。新編《千字文》推出12年來,推動形成‘村風正、民風清、家風和’。”曹培亮說。
秦河村地處當涂經開區擴區范圍,村內及周邊企業林立,不少村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最突出的變化是,昔日是農民,今朝變工人,工資性收入成為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村里鼓勵村民自主創業,搭建就業平臺,組織村民參加企業招聘會、技能培訓班,提高村民就業率。全村共有勞動力1300人,就業人數1100人,其中“三公里就業圈”就業人數800多人。針對全職媽媽們“上有老、下有小、難就業”的現實困難,村里與周邊企業協商,組建“媽媽班”就業隊伍,企業為她們提供彈性工作時間,按小時計酬。這樣,全職媽媽們既有了工資收入,又不耽誤照顧家庭,目前有50多人享受到彈性就業帶來的好處。
“睦鄰敬老,互敬互依。”89歲的村民任孚春說,新編《千字文》上面寫的,村里帶頭做到了。原來,大部分村民因征遷住進了離村部較遠的安置小區,尤其是年老體弱的村民,到村民服務中心辦事不便。于是,村民服務中心推出預約上門服務,讓困難群眾辦事不出門。“你看,養老金資格認證需要在手機APP進行認證、繳納費用,我年紀大了,不會用智能手機,腿腳走路也不行了,上門服務真是太貼心了。”任孚春感激地說。據了解,該村預約上門服務目前已常態化,每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上門服務270人次、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上門服務160人次、養老金資格認證上門服務180人次。
“培根固本,重教尊師。”村委會工作人員劉國豹說,村里牢記新編《千字文》中的這句話。今年高考結束后,村委會工作人員就開始在村民微信交流群里宣傳大學生助學獎勵補助的通知。自2011年以來,秦河村堅持每年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來獎勵當年被錄取的大學生。截至2023年,該村已獎勵80人次,獎勵金額達10萬元。
“村晉文明,戶達安康。”正如新編《千字文》所寫,秦河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不松勁,2023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78萬元。推進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今年5月完成村內趙含組低壓農排線、配電房、變壓器升級改造項目。以轄區溝渠、主次干道環境整治為重點,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清理秦河村二號路、八號路的雜樹雜草垃圾,疏浚排澇站水域河道700米,鋪設前進村民組石子路400米。安裝10套健身器材,改善村內公共體育設施。
“自尊自愛,自強不息。”被評為“當涂好人”的村民尚禮花說這是新編《千字文》中的一句話,想到這句話,心中就有了力量。10多年來,她堅持照顧癱瘓兒子、耳聾丈夫,堅強挑起家庭重擔。近年來,該村有10多位村民被評為“當涂好人”“太白好人”,因為“村風正、民風清、家風和”,該村被評為當涂縣首屆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