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日報刊登
《馬鞍山市雨山區選取半山花園社區試點,
研發建成社區“微腦”系統,
提升精細化服務水平——
數字賦能 增效社區治理》
點贊半山花園社區引入現代化治理手段,
增強社區治理效能。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5月23日,家住馬鞍山市雨山區半山花園社區雨東村的范先生通過社區“微腦”反映,樓棟附近一棵高大的香樟樹倒在主路口,造成供電線路及網絡線路損毀,對來往居民造成安全隱患。
收到訊息后,社區“微腦”調度中心迅速通過視頻監控查看現場情況,立即派單給網格員到現場處置。接到派單后,網格員立即趕赴現場應急處理,通過供電、城管、街道、社區等多部門近4個小時的應急處置,排除了安全隱患,恢復了供電及網絡通信,受到了居民一致肯定。
“織密網格,激活‘神經末梢’,把治理力量擰成了‘一股繩’。”半山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唐成云告訴記者,近年來,半山花園社區創新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模式,將轄區內企事業單位、沿街商戶、主次干道、公園廣場劃分為18個全科網格。
以打造全能型基層網格為目標,半山花園社區將黨建、綜治、城管、衛健、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多網合一、互聯互通、一網統管,著力打通基層治理難點堵點,推動社區服務工作模式從“單一辦理”到“綜合受理”。同時,組建一支由網格員、樓棟長、公安、城管、物業、黨員志愿者等80人組成的網格團隊,掌握網格內民情事務,協調網格內資源,化解網格內矛盾,形成“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網格化治理格局。
針對網格治理點多面廣、居民服務需求多元、基層數據共享存在“壁壘”等問題,2022年6月,半山花園社區引入現代化治理手段,在全市率先啟動社區“微腦”項目,進一步增強社區治理效能。
“架起兩張網,豎起一面屏。”唐成云介紹,一張是由10個微網格組成的網格團隊網,一張是由大數據、云計算、云存儲、5G、物聯網等架起的數字網,同時在社區指揮中心豎起一面可視化大屏,以衛星二維GIS地圖實現視頻監控、人房車、設備等的綜合管理調度,實現一鍵監控、一鍵調度、一鍵查詢。
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構成“智慧網格”,社區為網格員配備手持信息采集終端或安裝手機App,實現信息實時采集、實時上報,對居民的各類訴求及時處理、答復、督辦,形成工作閉環,實現社區治理網格化、數字化、精準化、智能化四大應用場景“一體化”服務,做到了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大大提升了社區引領能力、治理能力和服務能力。
“以基層信息系統整合為契機,選取半山花園社區試點,研發建成社區‘微腦’系統,通過嵌入網格化管理模式、提升精細化服務水平、做實信息化支撐平臺,基本實現‘一網聯萬家、一屏治社區’的治理新格局。”雨山區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通過這一系統的運用,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目前,半山花園社區“微腦”系統歸集各類基礎信息20701條,處理上級部門派發工單6535件,基本實現社區信息“一點即明”、社區工單“一鍵派發”,社區工作質效得到顯著提升。社區中已有4885戶居民注冊使用“微腦”的“家在半山”微信小程序,覆蓋率達93%,先后累計處置居民反映問題948件,居民線上預約社區場館、參加社區活動等達3400人次,社區治理的居民參與度、滿意度大幅提升,社區先后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社區”等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