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139位博士參加“慧聚長三角 共筑中國夢”青年學子交流營活動。圖為學子們在蕪湖市中車浦鎮阿爾斯通運輸系統有限公司參訪。
近日,“春暖皖江”2024安徽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年就業系列招聘會在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本欄圖片由團省委提供)
每年高校學子求職季,都是各地招才引智的主戰場。
“我很幸運,臨近畢業,找到了心儀的工作。”5月1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細胞生物學博士劉夢,在赴蚌埠參加“百名醫藥博士安徽行”生物醫藥類高層次青年人才招引對接活動時,與蚌埠醫科大學達成就業意向,當天下午通過面試,并收到錄用通知。
地方發展需要持續注入青春動能,共青團組織站在離廣大學子最近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圍繞全省“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動部署,團省委積極發揮優勢,聯動市縣團委、高校團委推動青年人才招引工作。
今年以來,全省各級團組織共開展青年學子交流營、青年學子家鄉行、高層次人才(博士)招引對接會等“青年學子安徽行”系列活動500余場次,4萬名大學生參與,其中省外大學生7000余名。
前置化、精準化、體驗式——這是全省各級團組織探索形成的具有共青團特色的助力人才招引工作模式。
引才工作做在前
“我明年才畢業,但是在活動現場就投了簡歷,看看能不能達到要求。”5月11日,參觀完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后,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神經生物學博士周虹發現,這里的師資力量和實驗設備完全可以媲美一線城市。
基于對安徽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有限認知,周虹一度把“回家鄉”擺在就業價值序列的最后一位。一直到參加“百名醫藥博士安徽行”活動,她才發現,家鄉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已經遠超自己的想象。“如果明年有合適的就業機會,我愿意回到安徽工作。”現在,她對回鄉發展的前景非常樂觀。
“百名醫藥博士安徽行”生物醫藥類高層次青年人才招引對接活動是團省委“青年學子安徽行”系列活動中的一項。現場100多名博士中,有很多與周虹一樣還未畢業的同學,在此次參訪中刷新了對安徽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了解。
“如果學生對安徽的現狀沒有認知,或者印象還停留在過去,是不太有意愿回皖發展的。”團省委學校部部長鄒永生介紹,共青團利用自身優勢,較早介入,組織青年學子深入感受安徽的發展進程,深切體驗江淮大地惜才愛才的優良環境。
為此,省市兩級團組織收集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市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等,聚焦二年級以上碩博學生群體,通過產業考察、城市走訪等活動,讓高校學子提前感受安徽、了解安徽。
為將招才引才工作覆蓋到全年級,吸引家鄉學子愿意回皖、外地學子有意來皖,團省委面向省外重點高校打造“迎客松青年驛站”,作為聯系服務青年學子、宣傳推介安徽、共青團招才引智的重要平臺,推動引才關口前移,助力建設“英才薈萃的人才強省”。截至目前,團省委已籌備建立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等11所青年驛站。
目標人群定位準
5月20日,“慧聚長三角 共筑中國夢”青年學子交流營活動在蕪湖舉辦,139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C9高校和雙一流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參加交流營。
在參觀完奇瑞汽車、長信科技等企業以后,中國政法大學憲法與行政法學2021級博士王祚遠感慨,雖然是蕪湖人,但平時很難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家鄉優秀企業,觸摸家鄉發展的脈搏,感受家鄉引才的誠意。“經過這趟旅程,我的心態上有了很大的轉變,目前正在與目標院校接洽中。”王祚遠說。
據了解,在活動前期,共青團蕪湖市委收集整理了全市大型企業、高校、衛健系統博士崗位593個。結合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在50余所全國985高校和長三角地區雙一流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中宣傳發動。
“辦活動不能撒胡椒面。我們有針對性地尋找目標高校,選擇安徽籍或有來皖就業意向的學生,以達到招才引智效率最大化。”團蕪湖市委書記楊磊告訴記者。
舉辦賽事,也是我省團組織招才引才的重要打法。服務全省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去年10月,團省委牽頭舉辦“星火杯”認知大模型場景創新賽,吸引全球498所高校1585個項目參與。
比賽期間,是向廣大學子展示地方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團省委邀請學生們參觀安徽創新館、科大訊飛、中國聲谷等地。“通過這次比賽,我看到一個蓬勃發展的安徽,這里對高新科技產業的扶持力度和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的廣闊發展平臺,令人印象深刻。”北京郵電大學學生趙玉桐說。
打造科技創新“揭榜掛帥”安徽青年版,持續舉辦“挑戰杯”“北斗杯”“振興杯”等科創賽事……過去一年,系列競賽活動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20余萬名大學生來皖。
為幫助大學生將競賽成果落地轉化,團省委持續舉辦“創新創業大講堂”“青苗杯”項目資本對接會等活動,與國內外60余家風險投資機構及80余名天使投資人合作,共達成意向投資近6.5億元,實現融資近2.8億元,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做好政策支持、資金對接、項目扶持等服務保障。
特色服務效果好
“活動服務特別周到,心里暖暖的。”在采訪中,不少參與“青年學子家鄉行”活動的學生都對記者表達了同樣的贊嘆。
以最大誠意力邀人才來訪,全省各級團組織緊密貼合當下大學研究生群體的共性需要和個性需求,精心設計活動行程,量身定制交流項目,強化活動體驗感、參與感、獲得感。
“沒想到,返鄉的第一天,從一碗心心念念又熱氣騰騰的小菜面開始”,團宣城市宣州區委創新發起了學子返家鄉“一碗小菜面”活動,以熟悉的家鄉味激發青年學子的桑梓之情;蕪湖市舉辦交響音樂會、主題晚會、草地音樂節等表達歡迎之情,組織參訪古城、城市博物館等展示厚重文化底蘊……
據統計,過去一個寒假,全省各級團組織抓住省外皖籍學子返鄉時機,舉辦“青年學子家鄉行”活動,吸引了11000余名大學生參加。在一場場行走家鄉的過程中,青年學子對家鄉的認同感不斷增強,反哺家鄉、共建家鄉的信心和決心也日益堅定。
除了活動保障,后期跟蹤服務也很重要。團省委建立人才跟蹤聯絡機制,聘任學子擔任“青春安徽宣介大使”,將青年學子納入“城市青年人才庫”,根據專業所學、就業需求及初步就業意向,分類別、分時段進行長期對接聯絡。共青團阜陽市委還利用企業微信,建立阜陽學子交流群,幫助在外學子及時了解家鄉人才政策和發展變化。
“下一步,我們會繼續謀深謀實‘青年學子安徽行’等活動,聚焦重點高校、重點節點、重點人群,組織青年學子感知安徽、建設安徽、扎根安徽、宣傳安徽,實現青年學子和江淮大地的雙向奔赴。”共青團安徽省委書記陳明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