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手機等電子產品,連接上快速充電器,很快就能充滿電。高效的充電體驗背后,第三代氮化鎵電源管理芯片“功不可沒”。
總部位于馬鞍山經開區的東科半導體(安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科),便是這一行業細分領域的“深耕者”。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集研發、設計、封測、銷售于一體的集成電路科技創新型企業,從2011年成立至今,東科始終專注于“方寸間的創新”,憑借一款款自主研發的電源管理“中國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并成功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這條細分賽道上跑出了發展“加速度”。
十余年如一日,專注創“芯”方寸間
“今年以來,第三代氮化鎵電源管理芯片系列產品產值同比增長200%,延續了爆發式增長勢頭!”5月15日,談到東科目前炙手可熱的“明星產品”,董事長謝勇頗為自豪。
“爆發”的背后,離不開東科多年的“厚積”。
作為電能供應的“心臟”,電源管理芯片是電子產品和設備不可或缺的關鍵器件,有巨大的市場需求,但同時也“強手如云”。
從踏入這一細分領域起,東科便下定了“自主研發、正向設計”的決心,“要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從瞄準自供電技術展開攻關,歷時5年成功實現商用;到經過4年多的研發,在業內首創雙引腳同步整流解決方案……在自主創新“這條崎嶇坎坷的路上”,
東科一步一個腳印,在業內逐步形成了技術和產品優勢。
為搶占第三代半導體發展先機,早在2016年,東科便前瞻布局、啟動研發,經過6年的艱苦努力,在國內率先推出第三代氮化鎵電源管理芯片,填補了國內短板,上市以來廣受市場青睞。
成功,從來不易。
芯片研發周期長、投入高、風險大,一顆芯片從研發到量產,周期一般長達數年,一旦研發失敗,就意味著前期投入都“打了水漂”。
“在芯片研發過程中,我們也并非一帆風順,風險和挑戰總是相伴而來。”謝勇坦言。
做,才可能贏;不做,永遠沒機會。東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并在國內設立5個研發中心,全力匯聚高端人才智力資源——“卡脖子”“硬骨頭”在哪里,創新的“火力”就往哪里攻堅!
創新“深蹲”,發展才能“躍起”。截至目前,東科已擁有各類專利超百項,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家電、消費電子、工控設備等眾多領域。2023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超過30%。
唯創新不止步,爭做細分領域“領跑者”
嶄新的潔凈廠房里,一臺臺自動化設備馬力全開,一顆顆電源管理芯片在流水作業中誕生……
“我們將堅持自主創新,走好特色化發展之路,全力做強做優做大,為馬鞍山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更多‘芯’動能!”談及未來,謝勇信心滿滿。
全力做強做優做大,底氣何在?
去年7月,東科新廠區正式揭牌投用,讓企業有了足夠“施展拳腳”的空間,全部達產后年產能將超10億顆芯片;在市直有關部門特別是馬鞍山經開區的大力支持幫助下,東科建成了市集成電路重點實驗室,并與北京大學共同組建了第三代半導體聯合研發中心……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2017年將總部整體搬遷至馬鞍山經開區以來,東科收獲了成立以來最快的發展速度。截至2023年底,公司年產值、產能規模都翻了幾番!”謝勇由衷表示,“這里優越的營商環境,讓我們收獲了‘高成長’,更對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
全力做強做優做大,勁力何來?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5G通信、人工智能、光伏等產業快速發展,為電源管理芯片創造了豐富的應用場景、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第三代氮化鎵電源管理芯片具有高效率、低功耗等諸多優點。東科在氮化鎵技術研發方面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但要讓新產品成功打入新市場,仍有材料、器件、工藝等方面技術難關需要攻克,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謝勇說道。
“一路走來靠創新,走向未來更要靠創新。”謝勇表示,在繼續深耕消費電子等細分市場的同時,東科正通過自主研發及產學研合作,持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應用研發,努力拓展進入新能源汽車、光伏等行業領域,讓更多設備用上強勁“中國芯”,爭做細分領域“領跑者”。
向“新”而行,步履不停。
在自主創“芯”之路上一路走來的東科,仍將堅定地走下去。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姚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