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欄的話: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標志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RCEP持續推動區域經貿合作向縱深發展,為地區經濟一體化和發展繁榮注入強勁動力。RCEP為我國農業貿易發展帶來了哪些利好?各地農業對外貿易有了哪些新成績、新氣象?本版開設“RCEP地方成就面面觀”欄目,帶您一覽部分?。ㄊ小^)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與未來發展方向。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位于大別山間、淮河中游南岸。這里水系發達,農業、畜牧業底蘊深厚。中國向全球出口的鵝肝中有約一半就產自這里。玫瑰鵝肝、櫻桃鵝肝、紅酒金磚鵝肝……在霍邱當地的鵝肝加工廠里,一系列創新的鵝肝深加工產品讓中式餐飲的精髓和法式食材鵝肝碰撞出美味的火花。霍邱鵝肝走出國門,熱銷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等國際市場。就連朗德鵝原產地法國的客商也慕名而來采購鵝肝。
六安鵝肝只是走出國門的安徽優質農產品代表之一。來自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對外合作處的數據顯示,近三年,安徽省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農產品貿易總額年均約17億美元,其中年均出口額約5.6億美元,年均進口額約11.4億美元。主要出口市場有韓國、日本、越南、馬來西亞、泰國,主要進口來源有新西蘭、泰國、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越南。全省在RCEP成員國投資的企業有8家。
海外愛嗑中國堅果
近年來,吃堅果、吃健康正成為國人的一種消費新理念。安徽擁有三只松鼠、傻子瓜子、詹氏山核桃等多個知名炒貨企業。其中,有這樣一家企業,不僅是國內堅果市場的“排頭兵”,還將產品銷往海外,獲得了更多海外市場份額。
總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23年歷史的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主要生產堅果炒貨類、焙烤類和薯片類等休閑食品。國內瓜子市場的“佼佼者”洽洽在國際合作中表現出了前瞻性布局。從2008年開始,就陸續在泰國、越南、印尼等國家和地區設立辦事處。通過這些辦事處,洽洽深入當地市場,與經銷商、消費者建立聯系。
“由于當地人喜愛中國堅果,早些年是通過消費者代購模式零星銷往海外市場。有了RCEP的機遇后,我們通過正規渠道進入當地市場?!鼻⑶⒐久襟w部負責人劉迪迪介紹說。
洽洽在進入泰國之初,是由經銷商發展市場,而經銷商當時主推的渠道是當地夫妻店和區域零售商,但這樣的渠道影響力相對較小。當時,泰國主流渠道是定位為社區超市的7-Eleven。
洽洽的目標,就是將產品擺上7-Eleven貨柜。但本土商品進入7-Eleven的門檻就已經很高了,在當時洽洽還未打開國外知名度,且作為一個外國產品,進入門檻則更高。除了要符合國家標準外,7-Eleven對產品品質、包裝、品牌還另有要求。此外,當時的7-Eleven的瓜子品類已經有2個本土品牌。
即便如此難進,洽洽還是聯合泰國當地經銷商一次又一次接觸7-Eleven,推廣其產品。7-Eleven進入門檻高,洽洽就邀請他們到合肥的工廠親自檢驗;對包裝有要求,那就將產品包裝改成符合7-Eleven標準;產品知名度不夠,洽洽就不斷地參加泰國當地的展會,為產品增加曝光量。
就這樣不斷努力下,洽洽瓜子最終在7-Eleven成功上線。進入泰國當地主流渠道后,洽洽瓜子便開始一路“狂奔”。據報道,洽洽在泰國7-Eleven已經上架4個系列的產品,甚至擠掉了泰國當地的大哥牌瓜子。2018年,洽洽在泰國的業績增長300%。
在越南,當洽洽攻克了主流渠道后,不少本土超市主動來尋求合作。目前,洽洽建立了一張外銷網絡,與近100個國外經銷商客戶建立了合作關系。除此之外,洽洽還決定將供應鏈搬到海外。2017年,洽洽在泰國建廠,兩年后正式投產。據介紹,目前,洽洽泰國工廠以泰國為中心,覆蓋泰國本地市場的同時,還將覆蓋以泰國為核心的整個東南亞市場,甚至也輻射到歐美市場。
海外布局16年的洽洽,海外市場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10%左右。未來,洽洽將繼續深耕海外市場,尋求增長機會,進軍瓜子空白市場的同時,打造第二品類堅果產品。
優質稻與世界共分享
安徽省合肥市的種業企業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持證種業企業241家,其中A股上市企業2家,是名副其實的“種業之都”。種業研發及海外業務一直是合肥種企發展的方向之一。
作為“中國種業第一股”的上市公司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荃銀公司”)成立之初,便確立了國內外同步發展的思路,從種子出口,到技術“走出去”,再到境外投資、跨國經營,目前已實現了稻種海外“育繁推一體化”。
“我們始終堅持‘國內外并舉’的發展戰略,緊跟國家倡議,積極開展國際農業合作?!笨偨浝韽埱俳榻B說,公司種子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海外育種中心和生態測試網絡,2023年雜交水稻種子海外經營規模超萬噸,年推廣面積超1000萬畝,可生產稻谷50億-60億公斤。
張琴認為,種子“走出去”的關鍵是科研“走出去”,要依托技術優勢實施本地化育種。荃銀公司在印尼、巴基斯坦、越南、緬甸等國,利用先進的育種和推廣技術,建設育種實驗室、科研基地和測試示范網絡,選育示范適宜熱帶國家種植的雜交水稻新品種。此外,通過與當地企業和機構合作,整合研發人才和資源,建立研發交流和合作平臺,建立國外研發網絡,荃銀公司也提升了海外研發規模和育種能力。
南亞及東南亞多國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推廣雜交水稻,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如今已大面積種植中國雜交水稻。荃銀公司在南亞東南亞區域積極推廣雜交水稻,目前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和老撾等主要稻米生產國形成一定的影響力。
菲律賓推廣雜交水稻已有20余年,截至2022年菲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已達160萬公頃,約占菲水稻種植總面積30%。2023年荃銀公司獲準在菲律賓成立子公司,是菲律賓首家中資控股的外資種企;荃銀公司目前是菲律賓最大的雜交水稻種子供應商,今年市場占有率30%。印度尼西亞是全球第三大稻米生產國,稻米產量約占全球7%。荃銀公司與當地種子公司及印尼水稻所開展合作近20年,已在當地審定雜交水稻新品種3個,在審品種3個,年推廣面積達100萬畝,占當地市場的最大市場份額。緬甸是全球排名前列的稻米出口國,荃銀公司自2013年進入緬甸市場,2018年獲準在緬設立以雜交水稻業務為主的外資公司。目前已審定水稻新品種7個,累計制種面積超過6000畝。越南已審定雜交水稻新品種3個,年推廣面積約20萬畝。馬來西亞公司雜交水稻品種在當地測試多季,表現優異。由于當地雜交水稻品種審定政策剛放開,目前品種仍在審定試驗中。
加速度“走出去”
除了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外,不少中小企業也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地處皖北的安徽省渦陽縣盛世源對外貿易有限公司專門在韓國首爾設立盛世源貿易株式會社,從事脫水蔬菜和農副產品進口,年銷售達200萬美元。
安徽正處于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的關鍵時期,加強農業領域的國際合作必不可少。未來安徽將如何把握這一機遇呢?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汪學軍表示,為用好RCEP機遇,進一步推動參與農業國際合作,首先要學習掌握RCEP相關規則。RCEP內容豐富,議題廣泛,必須深入系統學習,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其實質要義。在每年舉辦的全省農業對外合作政策培訓班、農業國際貿易形勢分析會中增加RCEP版塊,邀請農業農村部、省商務廳、合肥海關、重點農業“走出去”企業的專家代表進行針對性授課,讓企業了解RCEP在農業領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講解如“區域累積”“負面清單”等貿易規則,提高農產品外貿企業對協定的認識了解,最大限度地利用協定提供的優惠實現高效的資源配置。
拓展提升農產品貿易。利用RCEP的優惠市場準入條件,結合RCEP成員國需求和安徽省優勢農產品特色,擴大種子、茶葉、中藥材等優勢農產品出口。組織企業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等涉及RCEP成員國的農產品國際展銷會,推介安徽省名優特農產品。舉辦安徽省與RCEP成員國農業國際合作論壇,組織因公出訪團組赴RCEP成員國舉辦安徽農產品推介會。邀請RCEP成員國農業官員、行業協會、貿易企業代表參加合肥農交會,促進安徽省內企業廣泛結識客戶。加強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形成具有集聚性、帶動性、引領性的大型出口基地,創建國家級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支持重點農業企業在RCEP區域設立農產品直銷中心、“海外倉”等平臺,拓展出口渠道。
打造境外農業合作園區。根據該省政府工作部署,推動農業企業參與泰國“兩國雙園”創建工作,推動重點農業企業跨國經營,推動龍頭骨干企業在RCEP成員國(主要是柬埔寨)創建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帶動安徽省農機、農技、農資等生產資料高效輸出。吸引RCEP成員國企業來安徽省4個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入園發展,促進產業鏈對接聯合。
汪學軍說,加強科技人才交流是重要環節。我們將鞏固與RCEP成員國的農業部門、科研院所、農業技術企業的合作關系,大力引進高層次農業技術管理人才。搭建企業與RCEP區域科研機構合作平臺,促進新品種、新設備、新技術產學研協同創新,促進共同建設一批境內外農業技術轉移轉化基地,推進成果產業化應用。